產經

多地出招催生 創人口紅利谷經濟

面對人口老化問題,多地政府各出奇謀催谷生育。 面對人口老化問題,多地政府各出奇謀催谷生育。
面對人口老化問題,多地政府各出奇謀催谷生育。
按中國曆法,明年是生肖屬龍之年。中國人視龍為正氣「祥獸」,故不少人都喜歡在龍年生育,為家庭誕下「龍女」或「龍仔」!適逢全球主要經濟體都面對人口老化問題,國與國之間的經濟戰,石油、晶片等供應可透過技術突破來解決,但新生嬰兒卻要靠居民各自努力來實現。為了創造人口紅利,多地政府各出奇謀催谷生育,企業亦響應號召,加入出招「催生」行列,務求為推動經濟增長創造更多彈藥。
日本 伊藤忠商事禁8時後加班
日本是人口老化的國度,生育率長期低迷,勞動力嚴重不足。為了扭轉形勢,日本政府除了歡迎海外人才移民定居日本,企業亦配合政府目標,落實方便生育的政策。
於2010年起就任日本企業伊藤忠商事(Itochu Corp.)執行總裁的岡藤雅宏(Masahiro Okafuji),據報當年為了提高生產率,下令禁止員工晚上8時後在辦公室工作和加班。到晚上8時,保安會巡查公司於東京的辦公樓,促請員工回家,勸告不願離開而繼續工作的員工在第二天早點來完成工作,並設額外加班報酬等。
員工生育率遠超全國
結果10年過後,從2010到2021年,該公司每名員工的利潤增長逾5倍,且多了女性員工放產假生B,再重新返回工作崗位,全職員工的生育率更大增,在截至去年3月底的財年,幾乎每名女員工生育了兩個孩子,遠遠超過日本目前約1.3的全國生育率,令該企成為催谷生育的典範企業,加上盈利增長,股東亦能受惠,成就雙贏局面。
內地 企業出銀彈 生一個賞5萬
內地的人口老化問題亦受重視,尤其是近幾年當局放寬生育限制,但人口依然負增長,意味須提供更大補助和鼓勵,才能實現刺激生育,促進內需目標。
資料顯示,中國於2015年底通過「二孩政策」,但2020年生育率仍從千分之十二,下滑至千分之八。2021年8月,「三孩」生育政策正式入法,社會撫養費制度徹底退出歷史舞台。可去年內地人口按年再減85萬,是61年來首次負增長,面對人口紅利消失,如今舉國都在積極想方設法鼓勵生育。
深圳擬補貼生B
深圳市衞健委早前就《深圳市育兒補貼管理辦法》公開徵求意見,初步擬定深圳市育兒補貼標準顯示,直至子女滿3歲,生育第一孩3年累計發放補貼7,500元人民幣;生育第二孩累計補貼1.1萬元人民幣;生育第三孩累計補貼1.9萬元人民幣。此前濟南、長沙、哈爾濱、攀枝花等多地亦已出台相關政策紅利,向擁有多名子女的家庭給予補貼。
企業方面,攜程集團(09961)早前推出「程二代程長禮金」的生育補貼政策,自今年7月1日起,凡入職滿3年員工,新生一個孩子後,每年可獲一萬元人民幣補貼,並可發放至孩子滿5歲,即每生一個可獲5萬元人民幣補貼。公司初步估計未來將為此投入10億元人民幣生育補貼。據報該企早在2015年底起已實施孕期交通費、生育禮金和生育醫療補貼等福利,其後也陸續增加輔助生育及母嬰室等福利。集團董事長梁建章稱,企業也可在自身能力範圍內發揮作用,為社會凝聚共識構建良好的生育氛圍。
南韓 未滿30歲多仔公免兵役
作為電子大國的南韓,同樣面對高齡化及少子化問題。當地政府數據顯示,公私立及企業託兒設施已從2017年的4萬多所降至約3萬所,減幅逾兩成。同時,當地的療養院、老年科醫療機構、老人福利機構等老人照護機構數量從2017年的7.6萬所激增至8.9萬所,可見人口老化問題愈趨嚴重。
事實上,南韓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地方,去年總生育率跌至0.78,打破前年0.81的紀錄,創新低。南韓總統尹錫悅曾坦承,國家在2016年已花費逾2,000億美元,圖刺激生育,但該國生育率卻連續8年下滑。分析指,樓價高企、工作主義文化、薪金停滯、生活成本高、育兒經濟負擔重、家庭婚姻和性別觀念改變等因素,都不利生育。
網友憂高中爸媽湧現
為此,南韓政府擬定多項計劃,包括向有一歲以下兒童家庭提供每月100萬韓圜津貼,能領到滿18歲為止;將「有薪育嬰假」從一年延長至一年半;若男性在30歲前生下3個或以上的孩子,就不用當兵;另擬推出「男性育嬰假」制度,夫妻兩人合計有480天育嬰假,男性至少請到90天。
不過,關於「30歲前生3個B或以上可免兵役」的做法最具爭議,有網友擔憂「這會讓很多人故意不避孕」、「會出現很多讀高中的爸媽」,也有網友批評是「把女人當作生育機器」。
台灣 三代皆賞 設祖父母禮金
台灣去年出生數目僅13.89萬人,死亡數則為20.72萬人,已連續3年人口負增長。為了催谷生育,當局推出生育補助政策,惟成效不彰。
部分台灣公司除了向生育的父母及嬰兒提供補助外,就連升格為祖父母的都會獲得禮金。企業有意識地將人才的家庭支援納入長期規劃,讓員工都能無後顧之憂繼續為公司打拚。
香港 調高額外子女免稅額
聯合國人口基金4月發布的「世界人口狀況」報告顯示,香港生育率位列全球最低水平,只有0.8,即平均每名女性只生育0.8個孩子。根據港府數據,過去30年香港的生育率確實不斷下跌,1991年每一千名女性就有1,281名活產嬰兒,到2021年已跌至772名,創30年新低。
香港將基本和額外子女提供免稅額由12萬元提高至13萬元,並讓九成的半日制幼稚園免費外,其他家庭友善措施有限,最重要是解決不了居住環境狹窄及成本高昂的問題。港府亦表示研究如何讓市民更願意生育,惟被問及會否提供經濟補貼或房屋資助鼓勵生育,卻未有具體回應。
星洲 新生兒補貼增 優先買樓
新加坡同樣面對人口老化,早前就宣布每名新生子女額外提供3,000新加坡元的補助,令補貼額增至最少1.1萬新加坡元(約6.3萬港元),並讓育孩家庭及年輕夫婦享有預購組屋的優先權,有估計對於擁兩名孩子的新加坡家庭,累計獲得的經濟誘因折合多達90萬港元。
總體而言,「銀彈」對催谷生育的作用未必太大,如何提供更多支援、緩減生活及家庭壓力,倒是制訂催谷生育政策的癥結所在,可以做的是增加公共託兒設施、發展居家託育服務、擬定方便育兒的請假制度,並保障請產假和育嬰假的勞工就業權利等,讓為人父母者也有條件繼續工作,實現自我職業規劃。此外,華人社會普遍重視「先結婚後生子」的觀念,惟隨着結婚率低企,意味生育率也難大升,故要刺激生育,婚姻觀念可能都要大革新。
世界人口增長率世界人口增長率
世界人口增長率
攜程料未來將投入10億元人民幣作生育補貼。攜程料未來將投入10億元人民幣作生育補貼。
攜程料未來將投入10億元人民幣作生育補貼。
香港的生育率位長年低企。香港的生育率位長年低企。
香港的生育率位長年低企。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