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比亞迪估首9月賺225億

比亞迪稱,其新能源汽車規模優勢持續擴大。 比亞迪稱,其新能源汽車規模優勢持續擴大。
比亞迪稱,其新能源汽車規模優勢持續擴大。
上季銷量續新高 穩居全球第一 明言競爭加劇
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股份(01211)發盈喜,預告截至今年9月底止首3季純利介乎205億至225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1.2至1.41倍。不過,連比亞迪都承認競爭加劇下,難怪美國老牌車廠福特急急呼籲工人停止罷工,不要破壞國家的經濟命脈。
單計上季,比亞迪預計賺95.45億至115.45億元,按年增長放緩到67至101.99%,但下限仍是集團最強季度純利。該企稱,期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創新高,穩居全球第一,就算行業競爭持續加劇,憑着品牌力不斷提升、規模優勢持續擴大,以及強大的產業鏈成本控制能力,盈利持續向好。
比亞迪電子料多賺1.5倍
比亞迪電子(00285)為主的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改善。該企預告首3季賺28.35億至31.57億元,按年多賺1.29至1.51倍,主要是「海外大客戶」的訂單份額有所提升、安卓客戶需求回暖,同時新能源汽車和新型智能產品等業務保持高速增長,產能利用率持續提升。單計上季,比亞迪電子盈利中間值為14.59億元,按年增長逾倍。
然而,比亞迪承認汽車產業競爭加劇一語仍值得關注。面對如此局勢,內地車企紛紛急於進軍海外。中通客車海外營銷公司總經理助理王峰稱,該企針對中東和非洲的氣候環境度身訂造產品,如加大冷氣功率和減輕顛簸感,以打破被歐美品牌佔據的局面,中東已成主要海外市場,更說高性價比、靈活訂製的中國新能源汽車正搶佔海外新興市場。
內媒引述本屆廣交會多家車企負責人指,新能源汽車出口主要集中在東南亞、中東等新興市場,中亞、拉美、非洲的增長亦明顯。業界則指,現時「出海」困難包括製造技術落後,配件體系、售後服務和充電樁等配套尚未完善,海外設廠會成未來大勢,中國車企從單純出口產品轉型到輸出工業能力。王峰稱,整車出口還牽涉零部件維修保養、前期基建建設等諸多事項,因此長遠必須「多方協作、共同出海」。
UAW罷工致600億經濟損失
比亞迪曾以政策風險為由暫時無意進軍美國,但結合以上情形,仍可理解福特執行主席、創始人曾孫比爾‧福特為何對美國車廠目前罷工僵局憂心忡忡。他直言,高昂的勞工成本會抑制公司開發新車和建設產能,而這些正是公司的命脈,一旦失去,不但福特會在行業競爭中落敗,連美國也會蒙受損失,並且抹殺大量就業職位,摧毀社區。
福特總部所在地密歇根州的經濟諮詢公司Anderson Economic Group估計,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UAW)過去4周的罷工已造成77億美元(約600.6億港元)的經濟損失。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