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內地資本管制嚴 本地成金融轉口港

香港以轉口港起家,現已轉型為「金融轉口港」。 香港以轉口港起家,現已轉型為「金融轉口港」。
香港以轉口港起家,現已轉型為「金融轉口港」。
經歷2019年社會動亂和隨後3年的新冠疫情,本港經濟五勞七傷,疫後還要爭奪人才和資金,上周更有澳洲銀行界領䄂直言「港不如星」。祈連活認為,只要內地維持嚴格的外匯及資本流動管制,香港的金融業和專業人士都「有得撈」。
中國經濟復甦急不來
祈連活認為,本港的經濟轉型成功,即使舟山、上海、天津、青島等港口搶去很多香港賴以起家的轉口港生意,現已成為「金融轉口港」,為內地送去大量資金,不但有銀行借貸、外商直接投資和匯兌服務,還有股票、債券和理財通,更在人民幣國際化扮演不可代替角色。
不過,考慮到企業及家庭槓桿率高,以及房地產行業的困難,祈連活坦言,內地經濟需要一段長時間才可完全復原。一個經歷債務和樓市「爆煲」的經濟體,不可能迅速復甦,就以1998年香港遭受亞洲金融風暴蹂躪為例,資產負債表受損下,足足花了6年始能走出幽谷,因為家庭和銀行資產負債表的修復本身就急不來,期間家庭無力再借錢,而銀行的貸款資產不斷錄得損失。
「5厘不是美息新常態」
談及左右本港息口的美國,祈連活表示,「5厘不是美息的新常態」,預計美國經濟可能在2024年陷入衰退,信貸需求收縮下,息口將於2024至2025年急速回落。
他指,息口前景取決於之前兩年貨幣供應量的增長。若急升,如2020至2021年的美國,起初息口會下跌,但這只是「第一階段效應」,因為當經濟好過來,社會對貸款需求增加,通脹會上升,「第二階段效應」就會來臨──息口將會回升。反過來,2022年3月起,美國貨幣供應持續減少,「第一階段效應」就是息口上升,之後經濟會下滑到衰退地步,「第二階段效應」將浮現──息口下降。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