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加息猶如雙刃劍 謹慎打好經濟戰

美國自去年3月進入加息周期以來,利率已累升超過5厘,表面上是不小的幅度,但實際上,新冠疫情期間聯儲局所採取的零息與無限量寬貨幣政策,是以急應急的措施,同時製造嚴重的資產泡沫及信用問題,實不可取,利率正常化是不可避免的趨勢,是在更合理地反映資金成本。對息口敏感、被譽為「百業之母」的銀行業,雖能受惠利率上升帶動收入增長,但同時也在面對加息打擊貸款需求的風險。故說加息對經濟的影響猶如「雙刃劍」,若結合國際地緣政治的考量,這更是一場沒有硝煙的經濟戰,中美治理經濟能力的較量,就是主戰場。
2020年爆發新冠疫情,令全球來個措手不及,當年次季全球油、金、股、匯、債市一度出現極端波動,最終聯儲局得祭出零息及無限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成功力挽狂瀾。不過,資金零成本,甚至負利率,是嚴重扭曲了資本運作,後果就是激化資產泡沫,全球樓泡愈來愈嚴重;而另一個後遺症,就是通脹重臨,迫使聯儲局於去年3月開始展開利率正常化的工作。
如是者,至今聯儲局已累加逾5厘息,改變了投資市場運作,皆因持美元或美債,已安安樂樂穩坐幾厘息,不用進入估值高企的股市來冒險,變相對股市甚至樓市造成資金分流效應,資產價格承壓是全球化的現象。此外,企業的債務成本未能再享零息,更何況如今利率升勢尚未見盡頭,企業必要確保資金流運作順暢,並妥善管理好債務年期及財務成本等風險,免步今年美國地區性銀行倒閉潮的後塵。
雖然理論上加息有利提升銀行的利息收入,但這要建基於貸款需求穩定。以香港為例,今年以來經濟復甦不似預期,消費市道疲弱、股市不振、樓市高危,企業考慮到資金回籠速度及投資回報未符預期而要放慢投資步伐,消費者信心不足下減少消費,直接影響貸款需求,對銀行而言是抵銷了利率上升的效益,更令人擔心的是樓市大跌引發負資產個案急升,按揭貸款質素下跌,甚或斷供增多,壞帳上升,一來一回,銀行隨時贏家變輸家。
不過,在可見的未來,高息環境仍會持續,加上國際地緣政治風險有增無減,全球製造業產業鏈處於重塑階段,有心理準備,對個人、企業甚至經濟體而言,財富下跌、資產縮水、經濟衰退的風險將進入高發點,得及早檢視財務風險,審慎理財、量入為出,確保現金流轉充備,並設法透過應用創新科技,應對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等問題,盡量做到增效降本,才有條件發掘新增長點,應對新經濟發展下的挑戰與機會。
全球利率正常化這現象早晚要來,過去年多美國採取激進的加息周期,基本上各主要經濟體都展現不同的韌性來應對。接下來,美國經濟是要「軟着陸」,抑或朝向衰退甚至滯脹方向發展,已成世界經濟重大不明朗因素,伴隨的可能是美元獨強之勢逆轉,引發資金大挪移,金融市場再次大反轉。所謂「適者生存」,在世界經濟重構出新秩序前,暫得以守代攻,用最大耐心和毅力捱過黎明前的黑夜。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