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政府財政響警號 開源節流為首務

這幾年港府的樓市政策失誤,加上港股流動性持續惡化,政府的稅收勢失預算。如今世界多災多難,搵食艱難,最怕港府財政「失預算」的現象會成常態化。觀近期發行的第二批零售綠色債券認購反應未及預期,說明港府不能老是以為可舉債應付開支,得盡快切實執行各項開源節流的措施,確保財政穩健,以免惹國際金融大鱷藉港元聯繫匯率穩定性議題再興風作浪!
經歷了社會動盪、新冠疫情和中美博弈,港府這幾年消耗了不少庫房「銀彈」來保經濟紓民困。不過,隨着社會回復穩定,疫情過去,恢復通關,國際地緣政治風險常態化,港府得籌謀盡快讓財政赤字減退,恢復財政盈餘,以確保能支持長遠建設及龐大公共開支。
問題是,今年初通關以來,市道復甦不似預期,出口貿易業仍在尋底,旅遊零售旺丁不旺財,利得稅及薪俸稅收只怕不易達標;加上港府死不「撤辣」任由樓市下行,投資氛圍極差下,本財季政府才推售一幅地皮,股市又一潭死水,意味地價收入及印花稅都好大機會遠遠未達預期目標。再看國際金融市場動盪,政府的投資收入能保本已萬幸。綜合而言,本財年港府的財政赤字好可能遠高於預計的544億元,這或迫使政府須將2024/25至2027/28年度預計可維持盈餘的目標要延遲實現。
為應付龐大的開支,港府財金官員一直強調可發債融資,但發債須支付利息,尤其如今息口尚未見頂。近期發行的第二批零售綠色債券,認購反應遜預期,反映在目前美元及美債利率高企下,收息族有更多更具靈活度的高息防守性投資選擇,未來港府若想藉發債融資,可能要提升利息以增吸引力,累積下來的長期債務成本負擔實不可輕視。
理財的基本哲學,就是量入為出。港府財政收入不似預期,得盡快採取有效措施開源節流。在開源方面,外圍環境難以控制,出口貿易要繼續捱打。地區旅遊及零售業仍在復甦,如何採取有效的宣傳和改革提升競爭力「搶客」,港府得與業界充分合作,做好配套服務和加強舉辦國際活動招客。
至於地產政策,說實話,撤銷過時的辣招政策最佳時點已過,樓市跌勢已成,信心低迷,如今即使全面撤辣,都難料刺激作用有多大,且看港府會否推出新的投資移民政策,以配合家族辦公室產業發展,尋覓新資金流入。
當然,開源的同時,「節流」同為重點。涉及民生的醫療衞生、教育、環境及食物、經濟等範疇,慳極有個譜,其他領域就得加倍節流,並得嚴查濫用社會福利者,確保政府資源用得其所。至於涉及長遠龐大開支的發展計劃,得謹慎從長計議,免得拖累財政之餘,更損及儲備,影響維護港元聯匯穩定的實力。
環顧全球,經濟體不會一下子由盛轉衰,而是衰開有條路,過程中政府施政不斷失誤,致狂瀾難挽、無可救藥的地步。財赤對香港經濟而言是警號,政府不能只管淡化問題,最忌是防守工夫做不好,還要執意開展高風險的大型基建項目,將香港推向萬劫不復的境地。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