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外資轉撐內地GDP觸底

內地公布的經濟指標已漸趨穩定。 內地公布的經濟指標已漸趨穩定。
內地公布的經濟指標已漸趨穩定。
花旗:內房政策超預期 上調今年預測至增5%
十一長假期再成為驗證中國消費力有否全速復常的好時機,但投行摩根大通提示業界勿太樂觀,因有部分經銷商反映銷售不如外界預期般強勁,花旗更認為長假首4日的消費勢頭弱過五一小長假及暑假。不過,花旗中國首席經濟學家余向榮為首所撰寫的另一份報告指出,內地經濟已觸及「明確的周期性底部」,更不惜「彈弓手」上調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預測至5%的官方目標,揚言經濟指標已趨穩定。
繼摩根大通、澳新銀行及野村之後,花旗亦加入調高今年內地經濟增長預測的陣營,相信部分數據重現曙光,將有助實現全年5%左右的官方目標。花旗指,自8月底以來內地一線城市針對房地產的寬鬆措施及房貸重新定價,政策趨勢明顯超出預期,隨着政策趨勢升溫,市場關注信貸等內生需求會否回升,而目前內地工廠活動既已反彈,預計零售銷售及工業增加值將有望改善,故料第三季GDP升4.3%,第四季更可望加速至5%。
不過,亦有國際機構如標普及世界銀行下調內地明年經濟增長預測,認為需要更多政策刺激,普遍關注內房困境、債務增加及重新開放後資金外流的壓力。
經銷商料十一消費遜色
事實上,花旗曾於8月中旬後把今年內地GDP增長預測從5%下調到4.7%,以至近日該行發報告時,重提宏觀環境疲弱不振,將拖累內地旅遊需求可能無法像預期般強勁,特別擔心不利的天氣因素,恐影響十一長假下半段的客運量。
同樣對內需存憂慮的摩通發表消費業策略報告時也指,9月下旬從經銷商作反饋調研,初步數據顯示,境內旅遊保持韌性,但出境旅遊復甦可能落後於預期。國內旅客每日平均流量比2019年水平低2.8%,旅遊收入比2019年水平僅高出0.8%,意味着人均旅遊收入約866元人民幣,較2019年略增3.8%。
與此同時,發現部分經銷商料十一長假銷售不太強勁的原因,主要涉及消費對工資穩定和就業保障的信心問題等。該行續指,近50%經銷商認為不太可能實現2023年的業務目標,估計可能還需3至6個月的時間才能恢復市場信心,意味冷淡的消費情緒或持續到2024年農曆新年。
數碼人幣支援境外信用卡
雖然疫後首個十一及中秋的「雙節」效應不及預期,但啤酒消費類別仍能趁酷熱天氣跑出。摩通及富瑞均看好內地啤酒行業的前景,後者估百威亞太(01876)於10月底出爐的第三季銷售額將增3%,利潤率達31.2%,並維持「買入」評級,但目標價由30元下調至28.3元。該企昨收報15.88元。
為吸引入境旅遊,內地積極改善網絡支付方式。數碼人民幣的應用程式(App)支援境外人士通過國際信用卡及現金充值,在使用境外手機號碼註冊並開通數碼人民幣錢包後,可綁定境外指定信用卡為錢包充值,再作支付,或前往境內銀行用現金充值。
今年中國經濟增長最新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長最新預測
今年中國經濟增長最新預測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