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擬限10大科技供華
涉半導體AI 目標今年檢討4領域
歐盟正考慮就敏感科技領域對中國等幾個國家實施技術管制,可見西方陣營對中國的圍堵歷時幾年開始成形,過程中儼然把商界的憂慮視作「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晾在一旁。過去幾年常常唱好中國資產的「鱷王」達利奧直言,華府對中國的半導體出口封鎖,如同1941年促使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對日石油禁運,中美關係站在「紅線邊緣」,已經不可調和!
中國或遭歐盟管制出口的技術據報涉及半導體、人工智能(AI)、量子計算及生物科技4個領域,目標在今年內完成檢討,下年或再添6個,涉及機械人、能源和製造業技術等,歐盟會對清單上的技術實施「3P」戰略——「Protect」(保護,即可能出台的出口管制)、「Promote」(推廣,即投資歐盟本地產能)和「Partner」(夥伴,跟其他國家圍爐)。
要27個國家「統一戰線」絕非易事,一些歐盟官員關注當局的時間表太過急進,「半導體和AI本身無害,應釐清哪些底層技術需要保護」。事實上,原本歐盟的技術清單長達17項,已因為一些自由派官員減至10個。
華不滿電動車反傾銷調查
主管歐盟數碼事務的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堯羅娃(Vera Jourova)表示,推出任何管制之前都會與27個成員國商量好,不會令人「無法預測」,但科技是全球地緣政治競賽的核心,又強調歐盟是一個「玩家」,不是「賽場」,潛台詞是要掌握區內科技的主權。
這與歐盟對中國進口電動車的反傾銷調查如出一轍。調查周三正式展開,範圍僅針對純電動車(BEV,主要是乘客連司機不多於9人的車款),以及中國政府有否對其給予補貼,公告提到「按照公開資料,已有充分證據展示,從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的被調查產品(純電動車)受惠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可反補貼(Countervailable Subsidies),而這些補貼使受補貼進口貨迅速擴大在歐盟的市場份額,威脅歐盟的工業。」
「可反補貼」可理解為「可加徵關稅予以抗衡」的補貼,而歐盟的證據包括國有銀行提供的信貸額度或擔保的債券、利得稅優惠或豁免、特惠出口保險,出口或進口稅退還、政府提供關鍵原材料及部件等,不一定是金錢。調查預期不遲於即日起13個月內完成。中方回應是「主觀臆斷」,缺之充足證據支持,「對此表示強烈不滿」。
如今中國不但面對技術封鎖,新的出口增長引擎又隨時捱打,可見西方愈來愈想先降低對華貿易的「風險」,避免給中國「遞刀子」。上周美國10名跨黨派議員要求海關及邊防局全面實行《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還點名關注總部在北京的晶澳太陽能有高層宣稱其產品能否過關進口美國,視乎走哪個關口。
鱷王:中美站紅線邊緣
喜歡以古鑑今的達利奧認為,中美都不想開戰,因為打仗從經濟和政治局度都是毀滅性的,可是兩國在台灣問題、地緣政治和半導體競賽等都有「不可調和的矛盾」,並且勢必在「5至10年內」愈演愈烈,又說「我說的5年其實只是指明年,你會見到很多巨變,一些可能是由(美國)總統大選觸發」,一旦在台灣問題上觸及中國底線,就無異於宣戰。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