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摩通戴蒙:AI讓員工每周只上班3日半

市場關注AI這項新科技會否搶人類的飯碗。 市場關注AI這項新科技會否搶人類的飯碗。
市場關注AI這項新科技會否搶人類的飯碗。
所謂「針冇兩頭利」,人工智能(AI)成為今年全球炙手可熱的話題,惟這項新科技會否與人類「爭飯碗」,為勞動市場帶來潛在影響卻成為外界關注的重點。美資大行摩根大通行政總裁戴蒙(Jamie Dimon)認為,AI可以成為人類的「好幫手」,大大縮減員工每周上班時間至3日半,惟其最大的負面因素就是「被壞人利用來做壞事」!
負面因素乃被壞人利用
曾將AI形容為「摩通未來的成功關鍵」的戴蒙在接受外媒訪問時表示,摩通已經有數千名員工在使用AI,強調雖則AI會淘汰部分工種,但在提高生活質量方面卻是毋庸置疑,事關人類得益於返工時數減少之外,下一代將有機會活到100歲,同時不會患上「頭號殺手」癌症疾病。
不過,戴蒙補充指,AI縱然帶來積極影響,同時亦衍生出一定風險。「要知道飛機會墜毀、藥物會被濫用,所以AI始終有負面影響,而最大負面因素就是AI被壞人利用來做壞事。」
大摩:影響44%勞動力
他認為,世上凡事都有一體兩面的情況,因此AI亦不例外,惟整體而言科技仍可為人類做難以置信的事情,所以具一定優勢。
與此同時,另一美資大行、俗稱「大摩」的摩根士丹利最新發表報告,上調AI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料AI對未來幾年美國經濟的影響將飆升至4.1萬億美元(約31.98萬億港元),亦即相當於44%的勞動力,而影響方式包括改變輸入成本、將任務自動化,並改變企業取得、處理和分析資料等。
而該行早前認為,AI僅會改變美國四分之一的就業市場,對經濟產生2.1萬億美元(約16.38萬億港元)的影響。
大摩分析師Brian Nowak解釋,隨着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擴大可實現自動化的業務流程範圍,同時支援生成式AI功能的投入成本正迅速下降,對軟件生產產生強烈的擴張性影響,因此生成式AI不利勞動力市場,並且會推動公共雲服務的增量支出。
該行又預計,採用AI的軟件公司的收入將大幅增長,認為未來3年軟件供應商於4.1萬億美元的勞動力影響中,可能佔據5%的份額,意味市場的潛在規模為2,050億美元(約1.59萬億港元)。
此外,大摩看好亞馬遜(Amazon)的高利潤業務如雲服務(AWS)、家居智能裝置Echo/Alexa等可以繼續令該企一邊投資一邊賺錢,又認為其「Prime會員制」可以推動集團的經常性收入,所以給予亞馬遜基本目標價175美元,最牛則見245美元。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