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宏觀視野:工業4.0有助紓緩勞動力短缺

企業可以透過投資於自動化、機械人及AI等技術,應對日益上漲的勞動力成本。 企業可以透過投資於自動化、機械人及AI等技術,應對日益上漲的勞動力成本。
企業可以透過投資於自動化、機械人及AI等技術,應對日益上漲的勞動力成本。
新冠疫情揭示了環球最大經濟體系勞動人口持續老化的問題,勞動人口持續減少,反映企業需要互相競爭才能招聘到足夠及所需的員工,或會推高勞動力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從而降低勞動力及企業利潤。最終企業只能透過投資於自動化、機械人及人工智能(AI)等技術,以應對日益上漲的勞動力成本。
由機械人帶起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工業4.0),可能會對生產力及環球經濟增長造成深遠影響,而在高負債及高通脹的經濟環境下,AI技術有助紓解這些壓力。
人口老化礙經濟發展
在美國,失業率及未填補的空缺比率反映出勞動力短缺程度,這個比率目前仍處於接近有紀錄以來低位,意味即使有關當局能將每名失業人口與他們的所在地、期望的條件及工作技能進行匹配,仍會出現勞動力短缺情況。而從德國、法國、英國和日本的數據發現,失業率及職位空缺比率可能高於美國。
世界銀行預期,中長期大部分大型經濟體的老年撫養比率將會急劇上升。在勞動力萎縮的情況下,實現持續經濟增長是相當艱巨,這反映利潤增長將要依賴生產力增加,而非單純的需求和供應增加。至於增加移民人口能否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呢?事實上,近年移民比率持續下降,但在移民人口激增的地方,左翼陣營更能利用仇外情緒來獲得支持。
疫情對全球製造業造成一連串影響,促使企業審視其供應鏈的韌性,並重新考慮缺乏供應鏈多元化的問題。新世界秩序的出現亦對現有貿易關係構成挑戰,從政者鼓勵企業盡可能將經濟活動帶回當地。企業的唯一解決方案,是利用資本取代勞動力。透過自動化、機械人技術及AI減少對勞動人口的依賴,是大多數公司在這個充滿挑戰的環境下繼續保持增長的唯一途徑。
AI可大幅提升生產力
麥肯錫今年6月發表的報告,透過分析63個應用範疇以作出估計,生成式AI每年能為環球經濟增加2.6萬億至4.4萬億美元收益;至2040年,勞動生產力每年可以提高0.1至0.6%,但若與機械人等其他技術結合,勞動生產力的增長率可以提高至每年0.2至3.3%。有趣的是,75%的經濟效益可能來自4個領域:客戶營運、行銷與銷售、軟件工程以及研究與開發。
在日益嚴重的勞動力短缺情況、高負債及通脹上升可能會加劇公共財務的壓力。生產力及國內生產總值提升可能讓各國政府相信,部分被取替工人的成本是值得付出。
施羅德投資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