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A股信心不足 需大招催谷

學者認為,內地政府需大膽採取類似2008年的財政刺激,始能挽回市場信心。 學者認為,內地政府需大膽採取類似2008年的財政刺激,始能挽回市場信心。
學者認為,內地政府需大膽採取類似2008年的財政刺激,始能挽回市場信心。
社會減消費寧儲應急錢 學者籲推2008年財政刺激
上月滬深300指數累跌2.01%,跑贏標指2.86個百分點,問題是美國本身處於貨幣政策緊縮期,而內地貨幣供應一直遠超美國!學者相信,左右港股走勢的滬深股市積弱固然與制度和風氣上的毛病有關,但更大的問題是市場對前景的負面預期,單靠貨幣政策並不足夠,要大膽採取類似2008年的財政刺激。
內地M2佔GDP比率遠超美國
中國廣義貨幣(M2)供應實際上遠比美國充裕,2020年1月至今年8月,中國和美國的M2分別累升44.44%及34.69%,期間滬深300指數累跌8.08%,反觀標指累升39.52%;8月底,中國的M2是今年上半年GDP乘二的241%,而美國只是次季年度化GDP的76%,過去15年間的M2複合增長率亦僅及中國一半。
問題出在狹義貨幣(M1)。M1是M2減去定期存款等流動性相對低的「準貨幣」,以銀行體系外「大家銀包裏的現金」加活期存款去反映經濟體的購買力。中國M1按年增速自2018年2月以來基本上一直低於M2按年增速,這個「M1-M2剪刀差」在8月高企於8.4個百分點,一般被視為流動性實際上並無多少流入實體經濟。現在美國也有「剪刀差」,但正值聯儲局收水,而且2008年以來出現的月份遠少過中國。
股票割韭菜 嚇怕投資者
中文大學經濟系教授施康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內地流動性如此充裕,A股卻長期不振,跟長年累月種種市場亂象有很大關係。「A股不是沒有好的公司」,可是早年新股擴容速度過快,對投資者的保護卻「滯後」,不少公司把上市當成提款機「割韭菜」,損害投資者信心,迫使當局近日出手管理配股活動和大股東減持。
另一方面是投資風氣。經常有股票短期爆升之後迅速打回原形,連號稱較理性的機構投資者也往往無意長期持有,資金一旦認定只能短炒就會「自我應驗」,A股遂無令人安心坐貨的「慢牛」行情。
金融資源向國營部門傾斜
不過,施康亦同意,現在更重要的難關是信心不足。「剪刀差」既與金融資源向效益低下的國營部門傾斜有關,亦着實反映企業缺乏投資意欲,「大家都為日後應急努力儲蓄」,以現在經濟前景愈益不明朗,實屬理性行為。「提振消費知易行難,面對經濟下行壓力,誰敢大手大腳地花錢?M2呀,降息呀,遠遠不夠……況且你預期樓市要跌,取消一些限購的小恩小惠已不管用。」
他強調,救市必須有很大很大的動作,讓民眾看見決心,斷不能拖泥帶水,否則信心會在困境中漸漸磨蝕殆盡,「現在中國經濟發展模式處於青黃不接的尷尬境地,你指望人工智能(AI)能給你賺錢,抑或新能源和元宇宙?……你看美國放水救市、加息遏通脹,都是在問題出現後迅速大刀闊斧。」
比起貨幣政策,施康認為,推出規模與2008年相若甚至更大的財政刺激會更有效,「搞活民營經濟固然仍『大有可為』……但不做結構性改革,又要增加信心,就得砸錢……也許當局覺得安全重於增長,要考慮糧食夠不夠、擔心長遠負擔之類……於是不太願意透過財政真金白銀救市,靠人民銀行印鈔,但中央政府財政仍很健康,絕對有能力負擔」,況且紓困可與債務重組和財政改革並行,一些優惠政策亦可設定期限。
倡發特別國債助地方政府
具體內容方面,他認為,派消費券改善低收入者的處境固然可取,但透過發行特別國債等為地方政府「兜底」、讓他們喘息才是當務之急,事關地方政府才是經濟發展的主體,財政儲備尤其是從人均角度卻遠不如香港豐厚,連年嚴厲防疫已經百上加斤,內房危機短期內復甦無望更重創賣地收入,「一些連公交都恐開不了,談何發錢?以發展解決難關才最重要,熬過又是一條好漢。」
施康強調,只要信號夠強,扭轉負面預期,成功推動總需求,經濟回穩自會抑制人民幣貶值壓力,不必過於擔心擴張性政策對匯率和資金流向的潛在負面影響。
施康施康
施康
滬深300反覆向下滬深300反覆向下
滬深300反覆向下
M1與M2增速差距M1與M2增速差距
M1與M2增速差距
標指表現受制收水標指表現受制收水
標指表現受制收水
中資股股本回報率下降中資股股本回報率下降
中資股股本回報率下降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