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港股流動性未見起色 市場促免買家印花稅

鄧聲興(左)指,政府應吸引東盟、日韓等資金來港。右為王幹文。 鄧聲興(左)指,政府應吸引東盟、日韓等資金來港。右為王幹文。
鄧聲興(左)指,政府應吸引東盟、日韓等資金來港。右為王幹文。
近期市場熱熾探討如何增加港股流動性,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鄧聲興指,不反對外界倡議免徵印花稅半年至一年的措施,惟認為現時港股市況低迷,投資者未必會因印花稅下降而進場,且中美博弈等因素香港乃控制不到,故在成交慘不忍睹下,建議港府改為徵收「單邊收費」,即買家買入股票時不用繳稅、賣出時才要繳稅,以增加港股交投量,同時要吸引東盟、日韓,以至內地公募基金等資金進入香港。
宜吸引家族辦公室投資
他又認為,要強化港股流動性,港府亦應在家族辦公室上着墨更多,事關本港現時引進更多家族辦公室後,不應任由其獨自自行招商,而是構思新機制及新監管條例,吸引他們投資港股市場,例如是透過類似港股通的渠道,讓資金可以境外投資,便利家族辦公室分散資產。
被問到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是否正在褪色,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延長交易時段又會否後來居上,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SPAC委員會主席王幹文指出,「若然香港金融市場不作出改變,地位一定會褪色。」他稱,近年歐美外資頻頻流出香港,已對港股構成一定影響,但日本現時仍難以超越香港,「可以炒吓日股,但難在當地上市」,因當地股市屬閉環式操作,且上市程序涉及將招股書翻譯成日文、會計制度亦有蓋章等環節,過程並不簡單。
SPAC陷僵局 籲7招改善
至於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又稱SPAC)的上市機制在港生效了逾一年半,王幹文批評SPAC發展令人大失所望,用「陷入僵局」亦不失為過,並提出「允許普通投資者參與認購及交易」、「權證採取現金行權」等7項措施優化流程。
他又舉例指,已經在港上市的5間SPAC,大部分股價低過10元,情況在美國不會發生。「以首隻上市的Aquila(07836)為例,首日成交額僅1,600萬元,之後淪為零成交」,反問如此的交投如何帶動市場氣氛。
他同時表示,Aquila是唯一一間公布了併購交易的公司,時間是在上市後近一年半,主因SPAC上市規則,要求SPAC在公布併購交易前要落實PIPE投資(即獨立第三方),為PIPE投資設置了極高門檻要求。
他直言,監管當局對SPAC上市審批上太嚴苛,上市發售過程相關專業投資者的數量和結構要求並不容易滿足,吸引不到國際投資者及國際發起人進場,是業內反應欠佳的原因。同時認為SPAC上市規則下SPAC首次發售籌資額不低於10億元的門檻是過高,可考慮降低至7億元。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