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中美競合重平衡 世界經濟始安行

今年以來中美關係愈趨緊張,美國針對中國科技的制裁與圍堵升級,外資不斷流出中國,結合中國經濟本身的問題,包括內房危機,令增長前景添憂。可中國經濟不穩定,美國亦不好過,畢竟中國是美國的主要貿易夥伴之一,是全球市場需求的重要來源。如是者,中美昨就加強經濟與金融合作成立工作組,算是推動兩國競爭與合作(競合)關係重返平衡點的正面消息,也好讓世界經濟重納安全穩定的軌道運行。
中美關係,合則兩利,鬥則俱傷。這幾年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科技戰,中國的出口和科技發展固然受到衝擊;但同一時間,中國透過加強與東盟及中東等地的經貿發展來彌補缺口,並提速技術自主研發,情況已經逐步回穩。反觀佔美股市值重大比重的美國科企失去中國的訂單,盈利前景不無變數,最終必然會拖累股價和整體美股表現,刻下風險雖未盡反映,但卻不能視而不見。
美國將與中國關係定性為「競合關係」,但這些年的政策施行卻一直激化競爭,破壞合作基礎,這非但對中美兩國的經濟不利,對世界經濟亦構成重大風險。今年已過了接近三季,美國經濟衰退風險猶在,貨幣政策亦處於不明確的狀態。俄烏戰爭變成持久戰,能源價格波動,為美國控制通脹添加難度。適逢明年是美國大選年,拜登要確保大選年經濟不會陷入衰退,在關鍵領域如科技上得與中國保持競爭狀態,同時尋求在其他經濟領域與中國加強合作,切實落實其與中國「競合」的主張,始能將這張「中國牌」打得更好。
至於中國,一直都在強調中美合作,互利共贏,合作之門從來未有關上。時值中國得重點搞活資本市場,將金融業推上國際舞台,不可能沒有美資參與,畢竟如今國際金融仍然是由美元體系主導。如今傳來中美雙方商定成立經濟領域工作組,包括「經濟工作組」和「金融工作組」,將定期與不定期舉行會議,就經濟與金融領域相關問題加強溝通和交流,誠然是正面的消息,也可視為中美博弈以來,兩國求和、共謀發展的一個重要事件。
當然,美國的取態一向飄忽,表面上打開合作之門,暗裏是否要討求更大利益,還需時間來證明。不過,中美博弈至今,全球經濟無日安寧,兩國經濟發展都充滿着不明朗,要共同避過經濟「硬着陸」,合作自是不二之選。對於今次雙方成立工作組,暫不要過分奢望,但也不用過於悲觀。
美霸褪色,中國崛起,兩強爭霸,競爭無可避免,但兩國經濟依存度高也不能否定。中美若能務實處理雙邊關係,在競爭的同時謀求合作,對全球經濟發展可謂打了一口強心針。如今中國要化解經濟危機,重新撬動增長巨輪,內部改革和刺激措施,能推的都推了,若外資參與能回升,自然事半功倍。至於美國,拜登要爭取連任,不可能視美企盈利風險與美股超級泡沫高危如無物,穩定的中國需求就成為現實的政治需要。且耐心觀望中美經濟變化,能否為中港以至全球經濟帶來轉機。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