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美嚴限獲補貼芯企擴華產能

各國均積極發展本土晶片。 各國均積極發展本土晶片。
各國均積極發展本土晶片。
中美晶片戰又再升級。美國政府為力谷本土晶片供應撥出390億美元(約3,042億港元)補貼廠商在美國設廠,現在掃除最後一道障礙,就是敲定任何獲補助企業10年內不得在「受關注國家」提高產能多於一成,否則會被追收補貼。
所謂「受關注國家」一定包括中國。擴產受管制的固然涵蓋尖端技術,現在確認連晶圓(即晶片的基板)也受限制,獲得補貼的半導體生產企業亦不得與特定實體合作研發,或向他們授權技術。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早前向國會表示,「一定要警覺又警覺,一分錢(補貼)也不能幫助中國爬美國頭」,同時表示盡快批出補貼。
歐盟《晶片法案》生效
美國政府昨日釐清補貼的細節,用意是給盟國撥開迷霧,配合其打晶片戰。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部長方文圭昨於首爾會見美國商務部副部長格拉夫斯,要求美方於出口管制事宜上「積極合作」,並化解韓企在美設廠取得補貼的不確定性。不過,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在內地的廠房為全球生產一半以上記憶體,但有關廠房進口美國生產設備的寬限期下月就會完結,美國尚未拍板是否延長。
巧合地,歐盟《晶片法案》亦已正式生效,促進區內生產的晶片在全球市場的份額能夠在2030年由目前的10%,提升到至少20%,涉及人才培養和促進研究成果商業化,吸引公營及私營機構建廠,以及成員國之間建立協調機制,監察半導體供應、預測需求和短缺。
屢被美國實施技術封鎖的中國早前把鍺和鎵等新式半導體物料納入出口管制,商務部日前稱,正審核更多申請。美國晶圓生產商AXT稱,其中國子公司北京通美向若干客戶出口砷化鎵(多用於通訊衞星)及鍺基板已獲中國初步許可。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