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大行觀點:華政策力度成投資關鍵

內需消費行業能受惠刺激經濟措施。 內需消費行業能受惠刺激經濟措施。
內需消費行業能受惠刺激經濟措施。
中國及時推出強而有力的政策,對於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達到約5%的官方目標至為重要。鑑於房地產市場疲軟且家庭降低槓桿,目前預計GDP增長將在4.8%左右。投資者應考慮側重於增長股的槓鈴策略,布局於消費品和互聯網等復甦和消費題材,以及股息收益率高的防禦型板塊。至於投資級別債券亦可採取槓鈴策略,對中資高收益房企債保持謹慎,也應對房企投資級債精挑細選。
中國正在重塑政策路徑,但成效如何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較為明朗,這也是為甚麼當今投資者希望見到更具體的刺激措施。
儘管7月底政治局會議之後一系列政策陸續推出,例如對房企提供流動性支持的建議措施、放寬住宅限購、加快基礎設施投資及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等,但推出大規模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來提振總體信心的希望似乎正在消退。預期房地產行業相關舉措會持續推出,這對提振經濟復甦和市場信心至關重要。不過,房地產投資進一步拖累經濟增長並對整體消費情緒產生影響的風險仍較高。
循環經濟概念值博
另方面,預計全球人工智能(AI)需求將從2022年的280億美元,增長至2027年的3,000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達61%。在此期間,相關基礎設施領域的CAGR將達38%,應用和模型領域的CAGR可達139%,都遠高於整體科技市場增幅。
年初迄今,科技股帶來25至30%的強勁回報,目前該類股市盈率約處於26倍的偏高水平,有可能朝略高於20倍的水平回落。不過,預計今年下半年全球科技股的盈利增長將進一步好轉,而且在需求全面增長及進軍高利潤率類別的推動下,明年該行業盈利增速有望達到低雙位數。總體而言,具韌性的盈利增長足以抵銷估值下行風險,並有望在未來一年實現高個位數回報。
此外,回收、廢棄物處理和塑膠替代品這3大賦能領域蘊藏精選的機會,隨着監管加強,先行者優勢也將顯現。儘管循環經濟的概念(即透過回收和重用減少對資源的依賴)日益流行,但很多解決方案仍未成熟,具有長線視野的投資者可考慮此類新興科技領域的私募投資以把握先機。
看好科技消費板塊
故此,在短期內,看好側重於增長股的槓鈴策略,以把握潛在刺激措施帶來的機會,布局於經濟復甦和利好政策的直接受益者,比如互聯網、消費、上游材料和工業等,建議配置股息收益率高的防禦型股份,以防政策和增長不如預期。
中期來看,宏觀環境仍具挑戰,如果政策刺激力度低於預期,增長前景可能進一步轉差。建議採取防禦方式,布局於現金流較為穩健、股息收益率具吸引力的公司,以及有望透過資本管理策略來提升內在價值的企業。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