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向世界「錢」進:食品通脹強頑 澳洲超市勁賺

Coles去年度盈利按年增4.8%。 Coles去年度盈利按年增4.8%。
Coles去年度盈利按年增4.8%。
Coles及Woolworths受惠減外出用餐
澳洲兩大連鎖超市巨頭早前均公布增長不俗的業績。截至今年6月,Woolworths年度淨利潤為16.18億澳元(約81億港元),按年增長4.6%;Coles年度淨利潤按年增4.8%至10.98億澳元(約55億港元)。然而,在澳洲家庭面對生活成本壓力不斷增加的情況下,超市如何賺取高額利潤?
兩大超市解釋,集團利潤增長主要來自受生活成本危機影響的消費者減少外出用餐、多了在家煮食,因而前往超市購買食材和日用品。舉例超市自有品牌包括麵條、大米等主食,在報告期間錄得強勁的銷售增長。
再者,部分消費者會減少購買新鮮肉類和蔬菜,轉為購買存放期較長的冷凍和罐裝食品。部分消費者則仍然希望享受美食和具餐廳質素的食物,並期望超市可以在他們有限的預算內提供合適的選擇,因而帶動了超市的高端產品銷售。這些因素疊加下讓超市交出亮麗的成績表。
不過,學者補充,上述因素以外,超市利潤飆升還因為澳洲整體食品雜貨價格大幅上漲。例如肉類產品的價格已非常高,牛奶在早前遇上供應問題時價格也明顯上漲,但到供應逐步復常後,近期價格依然居高不下。
商品價年飆近一成
投資銀行瑞銀一項分析發現,這兩大澳洲超市的商品價格一年升幅近一成,不僅高於澳洲整體通脹率,亦高於官方的食品和非酒精飲料類別通脹率。其中,牛奶及乳製品價格一年上升14.9%的幅度最為顯著,緊隨其後是升11.8%的麵包和穀物。至於售價高於其他食物的肉類和海鮮,一年加幅為4.1%。
此外,近年興起的「縮水式通脹」,即產品分量縮減,但售價不變的做法,亦助長超市賺大錢,原因是消費者可能最初察覺不到商品分量縮減而繼續樂意購買。例如這兩家超市均有出售的一款士多啤梨果醬,價格由每罐3澳元減到2.8澳元,但其重量卻從過去的500克減到375克,故實際上是賣貴了。另超市會經常利用季節性特價作為營銷策略,吸引人們無意中增加消費金額。
學者總結,只要人們對經濟前景仍存在不確定,超市將繼續受惠,因為愈來愈多人會選擇留在家中,藉以獲得安全感。
承諾減價至11月底
為了幫助澳洲家庭紓緩生活成本上升所帶來的財務壓力,Woolworths與Coles在公布巨額年度利潤後,隨即宣布降低數百種商品的價格,並承諾低價至少維持到今年11月底。
Woolworths削減約450種商品的價格,平均減價幅度為17%,而Coles削減約500種商品的售價,平均減價幅度為19.7%。
減價商品包括清潔和衞生用品,以及日常基本食材,例如鱈魚、番茄、青瓜、肉餡、意粉、冷凍薯條、蘋果汁、罐頭等,平均減價一至兩澳元(約5至10港元),部分商品減價幅度達50%。
超市亦向消費者建議一些購物省錢方法,例如根據每周公布的特價商品,事先規劃需要的購物清單;購買時令當造的新鮮農產品。
7月CPI升幅創近年半低
澳洲7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上漲4.9%,低於6月時的5.4%,創17個月低位,亦遠低於去年12月時的8.4%峰值;按月升幅亦放緩至0.3%,3個月年化率為2.8%,重回澳洲央行2至3%的目標區間。
對7月份通脹貢獻最大的是按年升7.3%的住房類別,以及升5.6%的食品和非酒精飲料類別。劃分細項下,按年升幅最大是升15.7%的電費,緊隨其後是燃氣和其他家用燃料升13.9%,乳製品漲12.7%,麵包與穀物升9.9%。另一邊廂,汽車燃料價格按年跌7.6%,生果與蔬菜跌5.4%,通訊升0.3%,均拉低了整體通脹水平。
Woolworths上年度淨利潤為16.18億澳元。Woolworths上年度淨利潤為16.18億澳元。
Woolworths上年度淨利潤為16.18億澳元。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