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加息對美經濟影響或未顯現

Erik Norland指,美國政府財政惡化令應對衰退能力大減。 Erik Norland指,美國政府財政惡化令應對衰退能力大減。
Erik Norland指,美國政府財政惡化令應對衰退能力大減。
美國聯儲局將於香港時間本周四公布議息結果,市場估計按兵不動,高盛更估計就算「點陣圖」以輕微多數反映官員預期今年再加一次,11月加息的機會也不大。隨着美國加息周期步入尾聲,市場亦愈發樂觀,覺得經濟很大機會實現「軟着陸」。不過,芝商所高級經濟學家及執行董事Erik Norland認為,加息對經濟的真正影響或尚未顯現,過去的貨幣政策周期中,利率見頂後經濟普遍仍會持續增長一段時間,但不代表避過衰退。
芝商所憂貸款續期釀違約
Norland回顧他的自身經歷,指聯儲局於2006年6月完成該輪加息周期中最後一次加息,及至同年尾,市場上有關經濟「軟着陸」的說法也甚囂塵上,可是2007年底,美國爆發次按危機,最終引發金融海嘯,並步入嚴重的經濟衰退。
在聯儲局完成加息後一段長時間內,經濟的風險依然存在。他解釋,企業新獲批的貸款平均要兩年才到期,因此剛開始加息時影響很小,直到這些貸款需要續期。他更直言︰「在美國,我認為還未看到加息帶來的主要後果。」今年初爆發的地區銀行危機,只算是「小影響」,接下來料會有更多商業貸款違約。
無論經濟前景會否惡化,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全球個別地區、行業已出現明顯萎縮,這現象稱為所謂的「滾動式衰退(Rolling Recession)」。舉例而言,美國的商業房地產市場、德國製造業、中國樓市相關行業,已經明顯出現衰退的特徵,至於會否演變為全面衰退,目前仍難以定論,但經濟下行的風險確實明顯。
與此同時,由於通脹率高企,加上美國政府的財務狀況惡化,應對經濟衰退的能力亦會大減。Norland指出,美國政府預算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已達8.6%。換言之,政府施行財政刺激措施去救市的能力受到限制。
他以2001年美國的經濟衰退為例,當時喬治布殊政府有2%的預算盈餘,因此可以透過減稅、增加政府支出抵銷經濟疲軟,但這種做法卻不適用於今天。
本周環球財金焦點本周環球財金焦點
本周環球財金焦點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