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亞洲米貴恐釀糧災

稻米價格高企,亞洲陷入糧食危機的機率大幅飆升。 稻米價格高企,亞洲陷入糧食危機的機率大幅飆升。
稻米價格高企,亞洲陷入糧食危機的機率大幅飆升。
價格升幅15年最強 滙豐憂難抑制通脹
亞洲人以米飯為主要糧食,惟在「米貴」浪潮襲擊之下,亞洲陷入糧食危機的機率大幅飆升。滙豐環球研究最新表示,亞洲稻米價格出現自2008年以來的最大升幅,認為食品價格上升可能會對抑制通脹帶來額外負面影響。無獨有偶,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亦提到,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國印度禁止部分稻米銷往海外之後,全球米價在8月創15年來新高,所以由通脹引起的「粒粒皆辛苦」,可謂別有一番體會。
滙豐環球研究首席亞洲經濟學家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發表報告,警告全球各國對2008年亞洲糧食價格危機恐慌仍然相當深刻。報告重提,當年部分亞洲經濟體的稻米價格上升,然後迅速蔓延至其他市場,變相驅使買家轉攻入手小麥等主要糧食,令一眾糧價火速升溫。
香港購買力較強可保供應
報告又稱,現時泰國稻米出口價格已經升至每噸600美元之上,按年升幅達50%,但由於稻米的耕種周期與一般的番茄及洋葱等蔬菜不同,前者需要的耕種周期較長,亦是稻米價格長期高企的原因。
如是者,香港又會否被捲入這場亞洲糧食危機?滙豐環球研究則指,雖然香港的稻米全部來自進口,但因購買力較強,應可容易確保供應。惟該行認為,由於馬來西亞及菲律賓是最依賴稻米進口的亞洲經濟體,相信兩國將最受影響,南韓、台灣以及印尼等地亦會受到衝擊。
另邊廂,聯合國糧農組織日前的報告指出,8月份全球稻米價格較7月份上漲9.79%,按年更上漲31%,是2008年最高水平,主因印度限制稻米出口所致。
全球庫存料破頂 中印佔¾
聯合國糧農組織又稱,不肯定印度的禁令將會持續多久,又估計供應商會繼續囤積、重新談判合約或停止報價。惟與此同時,報告亦指在2023至2024年銷售季節結束之時,全球稻米庫存將達有紀錄以來最高,估計是1.98億噸,其中近四分之三由中國和印度持有。
值得留意的是,為了應對糧食問題,菲律賓日前與越南簽署一項為期5年的稻米貿易協議,確保糧食安全。資料顯示,去年越南是僅次於印度和泰國的世界第3大稻米出口國,而菲律賓是越南最大的稻米進口國,滿足了越南近90%的進口需求。
菲律賓央行近日警告,指有需要將恢復貨幣緊縮政策。菲律賓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數據顯示,該國8月通脹結束連續6個月的放緩趨勢,按年反彈至5.3%。其中,食品和非酒精飲料通脹升至8.1%。
全球大米價格指數全球大米價格指數
全球大米價格指數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