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振A股萬事俱備 解債災迎來契機

時值9月中旬,第三季已差不多走到盡頭,要穩住下半年的景氣,就得把握時間推出有力措施刺激經濟。就在內地傳統稱為「金九銀十」的10月消費旺季到臨前,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降準放水達五千億元人民幣,時間上可謂來得正好!事實上,A股在市場基建建設和完善法規監管方面,已萬事俱備,只待經濟企穩,信心回歸,就有望推動中國資產走出估值低迷的歲月,對於化解當前的債務危機也會變得事半功倍!
人行是次宣布降準,來得並不意外,而今起生效,一則反映當局要把握季結及長假前做好穩定市場流動性和提振消費信心的工作,二則也是在美國下周議息前一周率先出招,一旦美國的議息結果引發美股向下走,全球資金有望將目光轉移至貨幣政策相對寬鬆的中國資本市場,實屬戰略一步。
目前中國面臨內房及地方債務問題。對於地方債務問題,可透過調整政府財政政策來緩解。至於內房債務問題,解決有3個重點,第一是維持相對寬裕的市場流動性,緩減房企財務壓力;其次是調整房策,將過時的限購、限價等命令撤除,盡量締造有利房企銷售的環境,讓樓市與房企皆恢復正常的資金流轉;其三,乃設法活躍資本市場,讓房企能透過股債兩市融資,協助推動債務重組,化解危機。
問題是踏入第三季以來,內地經濟在各方面都出現增長放緩的現象,這使得在提振民營經濟信心方面遇到困難。幸而,9月以來的情況似乎是穩定下來,在這基礎上,當局首先減低股票印花稅、放寬股票孖展要求,以表明活躍資本市場的決心,繼而收緊新股上市和監管股票減持制度,以管理好股市供應端,再而透過調整風險因子,釋放增量保險資金入市,如今更宣布降準,相信有力在需求端起到刺激作用。另一關鍵舉措,乃盡全力維持人民幣匯率區間波動,守住不出現單邊貶值,有力穩定市場預期。
中國要力挺資本市場,除了管控好內部供需、改善市場基建、完善法規監管之外,也得考慮全球資金流變化的時點。歐洲昨日雖然意外加息,但同時暗示利率或已接近見頂。至於美國,通脹已相對受控,貨幣政策也處於拐點,加上美股的高估值惹人關注,尤其是大型企業的海外收益下降,盈利增長放緩能否繼續支持目前高估值,不無變數。一旦第四季美元強勢生變,資金流出美元資產,中國得以更有力的經濟復甦來吸引資金進場,將8月外資淨沽逾千億元中國股票並創2015年以來單月新高的形勢,徹底扭轉過來。
中美博弈,除了要打貿易戰、科技戰,也得打好資本戰。畢竟中美作為兩大經濟體,誰也不能在短期內推倒誰,惟同一時間,在兩強脫鈎的前提下,共贏的基礎也只會愈來愈少,得各以治理經濟的成績和提供更可測的回報前景,來爭奪全球資金進駐,壯大陣營影響力。中國經濟要克服這個難關,必要打贏這場資本戰,如今在活躍資本市場方面,已萬事俱備,就敬候東風一到,揚帆啟航!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