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名家筆陣:新加密幣私隱風險礙普及

加密幣Worldcoin項目由OpenAI創始人阿爾特曼發起。 加密幣Worldcoin項目由OpenAI創始人阿爾特曼發起。
加密幣Worldcoin項目由OpenAI創始人阿爾特曼發起。
最近加密貨幣界較熱門的話題就是Worldcoin,它吸睛之處包括項目由OpenAI的創始人阿爾特曼發起,高調地收集生物訊息包括虹膜數據,以及多個歐洲國家對其私隱保護的質疑;而且Worldcoin已經落戶香港,開設實體網點收集用戶數據。
按照Worldcoin官方白皮書,Worldcoin「成立的使命是創建一個由大多數人類擁有的,全球包容性的身份和金融網絡」。項目由兩大部分組成,包括作為「人類身份」證明的數字身份證(World ID),和數碼貨幣WLD。另有一個手機應用程式World App,來儲存和使用World ID和WLD。
註冊Worldcoin要掃描眼球
World ID聲稱是有私隱保護的「人類身份」證明,讓用戶可以在線上證明自己是人類,即證明自己不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或機械人。這在未來的數碼世界可能愈來愈重要,但有趣的地方是,Worldcoin的發起人是ChatGPT創始人,即生成式人工智能火起來的起點。
註冊Worldcoin的最後一步,需要掃描眼球。該公司製造了一部很有未來感的眼球掃描儀,名為「Orb」。Orb會掃描用戶的視網膜,再輸出一個唯一World ID。官方解釋默認會刪除用戶眼球圖像,只會儲存哈希值(Hash),但用戶仍可以選擇讓Worldcoin保留原始數據供將來使用。為鼓勵更多人註冊,完成掃描眼球的用戶會收到25枚WLD作為獎勵,公司並承諾將來會繼續空投WLD給用戶,直至WLD最後成為一種「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
在香港,有報道指7月底已有3間營運商提供Orb眼球掃描服務,一周內已有超過2,000人註冊。當中大多數應是熱衷於加密貨幣的參與者,但也不排除有人只是為了獎勵而來。隨着不同媒體的報道愈來愈多,尤其是關於生物數據收集目的、數據私隱保障、數據洩漏預防、數據被挪用等議題,Worldcoin至今仍未有正面確切回應。此外,項目代幣WLD,也未有很實在的代幣經濟學去支持它的市值,可能最後變成一隻空氣幣。
收集生物數據用途惹質疑
現時,Worldcoin的概念在世界各地都正受到質疑和監管審查,包括Twitter創始人杜斯和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等科技大咖,都對Worldcoin提出質疑。英國、法國和德國正開始調查它的私隱問題,肯尼亞政府則暫時禁止Worldcoin營運。
至於是否值得冒私隱風險,用眼球掃描去換取WLD幣,始終是個人選擇,但由數據安全和網絡安全角度考慮,生物特徵作為密碼或身份認證,有一個天然問題,就是如果發生數據洩漏事件,用戶要更改是非常困難。有一句老話:「改密碼比改指紋或虹膜這些生物特徵容易」;而且近期掀起一股「被忘記」權利的討論,如果生物特徵作為身份認證被記錄下來,要在網上或數碼世界被忘記就更困難。
Worldcoin的概念的確非常創新和有前瞻性,但如要繼續推廣下去,包括私隱保護、防止數據濫用、數據安全問題等,都必須有一個明確和有說服力的答案,才能讓各地政府和監管機構,以至目標用戶群能信服和安心接受。
香港電腦學會金融科技專家小組執行委員會成員 陳頴峯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