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歐擬對華電動車徵稅27%

今年首7月內地向歐洲出口逾45萬輛新能源車,佔整體出口量48%。 今年首7月內地向歐洲出口逾45萬輛新能源車,佔整體出口量48%。
今年首7月內地向歐洲出口逾45萬輛新能源車,佔整體出口量48%。
相關港股現沽壓 特斯拉雷諾寶馬恐受累
歐盟將對內地補貼電動車啟動調查,有傳調查需時約9個月,目的是為歐盟對華電動車徵收關稅鋪路,而祭出的新關稅稅率有機會是27.5%,亦即與美國對華電動車徵收的27.5%關稅稅率看齊,徵稅甚或波及在內地設廠的特斯拉(Tesla)、雷諾和寶馬。消息反映近期中歐關係雖回暖,但在利益掛帥之下,為保汽車產業利益和製造業就業職位,電動車市場的貿易壁壘只會愈來愈高,也無可避免為中歐關係增添不明朗因素。
受消息影響,在港上市的內地電動車企股價普遍受壓,內地電動車「一哥」兼藍籌比亞迪股份(01211)昨收跌1.21%,報244.8元;蔚來(09866)及零跑汽車(09863)各跌0.93%及1.54%。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昨回應指,歐盟擬採取的調查措施是以「公平競爭為名、行保護自身產業之實」,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為,將嚴重擾亂和扭曲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對中歐經貿關係產生負面影響。
華車企歐設廠或加速
內地乘聯會主席崔東樹亦發文反對歐盟有關行動,指歐盟應客觀看待中國電動車產業發展,而非隨意動用單邊經貿工具阻止或提高內地電動車產品在歐發展和經營成本,強調該會將有理有據有節地應對調查,力爭最好結果。
至於比亞迪回應內媒查詢時指,該企目前向歐洲出口量較少。另中國歐盟商會稱,非常關注並反對啟動調查,又指內地電動車競爭優勢不是在於補貼,敦促歐盟客觀看待。
據內媒統計,今年首7月內地共出口93.66萬輛新能源車,其中向歐洲出口逾45萬輛,佔整體出口量48%;去年向歐洲出口量為54.5萬輛,2021年則有28.52萬輛。按國家劃分,比利時、英國及西班牙是進口內地電動車的首3大國家,7個月各引進14.04萬輛、8.85萬輛及6.37萬輛,佔歐洲進口內地電動車高達77%,而俄羅斯首7月進口數目為7,722輛,已超越去年全年3,710輛。
歐資大行瑞銀認為,雖然歐盟的調查為內地車企帶來風險,惟很難猜測歐盟調查結果,又指內地電動車最大吸引力是定價水平,而非補貼。該行又指,倘若歐盟決定對在內地生產的電動車開徵關稅,或加速內地車廠在歐洲設廠生產的步伐;估計內地車企在東歐的生產成本會較加關稅後高出3%或1,000美元,在德國生產則高出9%或3,000美元。
大和短線看淡比亞迪
該行又提到,觀乎全球電動車業補貼情況,今年內地電動車直接補貼是零,反而法國、德國及美國分別有5,000歐元、4,500歐元及7,500美元的補貼,認為調查引起內地車股股價出現回吐,反而為投資者提供買入機會。
大和同樣認為,若然內地電動車未來要繳交懲罰性關稅,長遠而言對比亞迪有利,因該企有能力在歐洲設廠,惟短期受市場氣氛拖累,對股價有負面影響,故建議可以短期做淡,並於公布每月銷售數據前平倉,或買入持有富豪汽車的吉利汽車(00175),因富豪汽車在歐洲設有廠房。
內地電動車出口情況內地電動車出口情況
內地電動車出口情況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