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港澳疫情重創運輸業 就業未恢復

過去3年的疫情嚴格封控,對亞洲多地包括香港的影響漸次顯現。昆士蘭保險香港與經濟諮詢公司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合作,公布題為《塑造運輸物流行業的員工韌性》報告,當中直言澳門及香港兩地長期實施封鎖措施,停止區域及國際旅遊至最近才重啟邊境,令運輸業遭受重創。這兩個經濟體的就業水平受疫情拖累,至今尚未恢復過來。
該報告涵蓋馬來西亞、越南、香港、新加坡及澳門當前運輸物流業的勞動力市場情況。其中香港運輸及物流業總就業人數為16.3萬人,佔勞動人口比例6%,在上述5個經濟體中第二多;最多的是新加坡,達26.7萬人和6.8%比例。澳門則排第5,人數和比例分別為1.1萬人和3.2%。
馬國星洲強勁復甦
與港澳兩地比較,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的運輸及物流業疫後復甦最強勁,在今年初更恢復至超越疫前的高峰水平,反映全球商品需求旺盛惠及兩國的工業基地,而新加坡亦因其全球貿易樞紐的地位而受惠。
在新加坡,有關行業的職位空缺率是疫情前的2.4倍,高於整體經濟的1.8倍。香港要直至2022年中才出現職位空缺飆升的情況,運輸及物流業的職位空缺是2019年平均水平的1.9倍,而整體經濟的職位空缺增幅則僅為1.2倍。
此外,香港人口老化及青年人口外流,令運輸及物流業勞工短缺問題加劇,公共交通及民航業的情況尤其嚴重。惟預期香港2023至2024年間對國際人才及貨物運輸的需求將會大增,政府為應對挑戰,計劃今年稍後引入超過8,000名技術外勞,以填補巴士司機及機場人員等職位,但來自本地勞工組織的反對聲音,或會使政府在短期內大幅增加外勞人數的能力受限。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