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宏觀剖析:美經濟放緩 難全面衰退

美國經濟比預期穩健,尤其是就業市場狀況仍維持強勁。 美國經濟比預期穩健,尤其是就業市場狀況仍維持強勁。
美國經濟比預期穩健,尤其是就業市場狀況仍維持強勁。
大概一年前,曾寫過一篇以「為何本輪經濟周期不同」命題的文章,文中討論的觀點加大了對周期進行分類及與過往周期進行比較的難度。
當時,美國經濟正經歷教科書上所述的經濟衰退,當地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連續兩個季度錄得負增長。然而,通脹迅速上升,意味着經濟所面臨的是滯脹,而非經濟衰退。另一方面,美國就業市場強勁,可見當地經濟正在擴張,這與用作衡量經濟體系的產出缺口模型所顯示的情況一致。
早前的預期是美國經濟周期將於今年內在一定程度上恢復正常,除了GDP增長將持續收縮,失業率亦會上升,令產出缺口先縮小再轉至負數,而通脹亦將由高位放緩。簡而言之,美國經濟周期將落入衰退階段。
風險資產投資迎來挑戰
自發表上述文章後,通脹已有所降溫,但事實證明,美國經濟比預期更為穩健,尤其是就業市場,狀況仍然維持相對強勁,失業率處於近數十年低位。儘管如此,失業率已有所上升,而產出缺口模型顯示,當地經濟已進入放緩階段。目前的觀點與市場共識一樣,預料美國經濟增長將放緩,但不會全面步入衰退。
經濟放緩通常會為股票及債券等風險資產帶來挑戰。除了企業盈利能力受到經濟活動及需求疲軟的衝擊,因工資及利率上漲而增加的成本亦會令企業邊際利潤承壓。相反,大宗商品及政府債券在經濟放緩期間的表現往往領先。
在經濟擴張期間,大宗商品會因較強的經濟活動而受惠,但在經濟放緩期間會隨着通脹升溫而向好。這是因為能源及農產品會影響整體消費物價指數(CPI),有些時候這些資產類別是令消費物價上漲的原因。
另一方面,雖然政府債券在通脹上升期間的表現受挫,但在經濟增長放緩期間的表現往往跑贏股票,因投資者通常會在這些時候尋求避險資產。
以往,通脹通常會在經濟放緩期間攀升及見頂,原因是央行收緊貨幣政策最終將令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繼而導致失業率上升,產出缺口亦會收窄。
然而,本輪經濟放緩的通脹情況有別於以往的經濟周期,目前通脹正在下跌。出現這種不尋常的通脹動態,是受到2020年新冠疫情的餘波影響。當中,疫情導致商品供需失衡,推動通脹於2022年大幅上升,這情況在俄烏衝突及新冠疫情干擾中國供應鏈下進一步加劇。
美國的經濟活動很可能在未來數月放緩,但現時通脹下跌或可為股市創造一個較為溫和的環境。基於通脹情況改善,降低了經濟衰退的風險,並使聯儲局在減息方面擁有較大靈活性。在利率下跌時,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平均回報通常會向好;相比之下,貨幣政策收緊對股票而言都是不利的環境,在經濟放緩時更是如此。不過,利率通常會在經濟放緩期間見頂,在大部分情況下,聯儲局可採取的手段不外乎減息或維持利率不變。
通脹回落 幣策更具彈性
此外,若經濟放緩過後迎來的是經濟擴張而非衰退,對股市而言通常較為有利。假如經濟活動最終趨向穩健,經濟增長及企業盈利均可恢復至通貨再膨脹的水平;相反,如經濟放緩後出現衰退現象,經濟增長通常會「大縮水」,繼而對企業盈利造成嚴重衝擊。
考慮到美國經濟正處於放緩階段,一般的提議都會是對股票及債券市場抱持較為審慎態度。然而,投資者應明白,本輪周期與以往大不相同,因為當經濟進入放緩階段時,通脹正在下跌。這或許表明經濟較預期穩健,而聯儲局在放寬貨幣政策方面將擁有更大靈活性,這亦降低在經濟放緩過後出現衰退的風險,這種情況通常對風險資產較為不利。總而言之,以往經濟放緩的投資策略或許要在本輪周期作出改變。
施羅德投資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