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基金:內房成最大信用風險

內地再有城市放寬樓市限購政策。 內地再有城市放寬樓市限購政策。
內地再有城市放寬樓市限購政策。
中央繼續加碼提振「金九銀十」傳統樓市旺季需求之際,市場憂慮卻有增無減。美國銀行對222名管理6,160億美元資產的基金經理進行一項調查顯示,本月對內地房地產行業感到憂慮的受訪者比例,由上月的15%,激增至33%,意味內地房地產為這班基金經理眼中最大的信用風險來源。
有接近六成的受訪者相信未來半年內地推出的支持措施,僅限於政策微調,有一成半預計內地不會有大規模的刺激措施推出。更甚的是,認為內地經濟將在12個月內加速增長的投資者佔比為零,而在今年2月時仍有78%的受訪者看好中國經濟復甦。
信証料末季樓市銷售改善
中信証券研究部基礎設施和房地產產業首席分析師陳聰坦言,難料內房信用風險的後續變化,但目前內房問題由市場銷售解決比起改善融資渠道來得重要。他並看好第四季會是內房重要的復甦起點,銷售有邊際改善。
至於內地再有城市放寬樓策,鄭州住建局宣布,取消二環內住房限購政策及住房銷售限制年限規定,又把第二套房首期比例下限降至30%。據諸葛數據研究中心統計,截至周二,全國包括「北上廣深」在內,已有25個省市正式宣布執行「認房不認貸」政策,另有近30個城市放寬限購政策。
深二手放盤周增1531套
在「認房不認貸」政策等刺激下,多個城市的二手樓放盤量激增,其中,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數據顯示,截至周一,上周才落地「認房不認貸」政策的深圳共有5.49萬套在售二手盤,按周激增1,531套。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提醒,一旦交易量未能跟上,很多業主會選擇降價求售,恐怕再對市場預期產生衝擊。
有官媒昨發表評論文章指,限購政策調整仍應在堅持「房住不炒」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甚至一區一策,又提及隨着市場活躍度提升,二手房的掛牌量也有明顯增長,這不應理解成「大範圍拋售」。
另外,上月底內地出手下調存量按揭貸款利率後,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指,目前提前還貸情況已經有所減少,預期得到實質性改善,這將有利於改善居民資產負債結構,增強消費能力及信心。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