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全球貿易碎片化 收入恐損5%

目前各國傾向擴大貿易合作的對象,僅限信念一致的貿易夥伴。 目前各國傾向擴大貿易合作的對象,僅限信念一致的貿易夥伴。
目前各國傾向擴大貿易合作的對象,僅限信念一致的貿易夥伴。
世界劃分兩集團 WTO憂礙經濟增長
全球舊有秩序飽受多方衝擊,世界貿易組織(WTO)最新報告指出,地緣政治緊張正在改變貿易流動格局,各國將供應鏈轉移給盟友,而不是最高效率的出口國。雖然現時去全球化噩耗還未成真,但貿易碎片化的初期迹象卻在浮現,擔憂這個現象對經濟增長與發展帶來進一步影響。
供應鏈中斷掀去全球化
新冠疫情大流行及俄烏戰爭等危機,令全球供應鏈嚴重中斷,加劇了全球化導致經濟面臨過度風險的負面看法,多邊貿易體系願景備受質疑,去全球化的概念反之愈來愈受重視。世貿組織首席經濟師Ralph Ossa指,過去長達數十年,全球貿易擴張速度都超越全球經濟增長,但這趨勢在2008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時可以說是停止了,且此後就幾乎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
隨着單邊貿易限制急劇增加,更多人認為與有限的友好國家合作和降低風險是正確的做法,同時世貿組織委員會提出的貿易擔憂(被視為預警指標)亦見激增。即使現時距離去全球化還遠,但已開始看到第一個裂縫。
報告續指,貿易碎片化往往伴隨着地緣政治衝突日益加劇而來,特別是爆發俄烏戰爭及中美關係緊張局勢持續升級以來,大大增加人們對過度依賴外國供應商的擔憂,以至國家自給自足能力減弱的警覺。
世貿警告,將全球貿易劃分為兩個不同的地緣政治集團之下,全球實際收入將損失約5%,部分發展中經濟體更會面臨雙位數的損失。以去年2月為例,俄烏戰爭發生時,兩個地緣政治集團之間的貿易流動增速,與各自集團內部相比,減緩了4至6%。不過,該機構補充,現階段國際貿易在許多方面仍在蓬勃發展,去全球化的說法被誇大了。
中巴貿易額破千億美元
事實上,各國傾向擴大貿易合作的對象,僅限信念一致的貿易夥伴。中國及巴西作為金磚國家成員國,由4月決定改用本幣結算交易,到8月有份聯手邀請更多國家加入金磚組織,不難預視今年首8個月中巴之間雙邊貿易總額將突破千億美元的盛景。兩國貿易額已累達1,026.18億美元(逾7,400億元人民幣),創1997年有數據以來同期最高。其中,巴西對中國的出口總額為678.83億美元(逾4,900億元人民幣),按年增6%。
反觀中國主要貿易國之一的美國,對中國風險敞口充滿戒心。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前主席克萊頓日前對國會議員提議,應強制美國最大的上市公司披露它們對中國的業務敞口,並權衡中美突然脫鈎可能帶來的後果,讓投資者了解箇中潛在風險。
惟美國有意加強對亞洲最大經濟體敞口的管制之際,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行政總裁林昭傑仍堅持投資聚焦中國的看法。他對外媒表示,儘管自上而下的配置變難,但旗下基金對中國的部分板塊加大投資,因為仍然具有可投資性,與另一對沖基金Two Sigma Investments亞洲首席執行官林國灃看法類近。
世貿委員會提出國安相關貿易憂慮次數升世貿委員會提出國安相關貿易憂慮次數升
世貿委員會提出國安相關貿易憂慮次數升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