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名家筆陣:中國有力阻資產負債表衰退

內地近月經濟增速放緩。 內地近月經濟增速放緩。
內地近月經濟增速放緩。
資產負債表衰退(簡稱資衰)是經濟衰退的一種。這一概念由經濟學家辜朝明提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經濟在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的資衰。
簡單來說,資衰有3項特徵。第一,公司和個人情願把錢用來減債,也不願用來消費和投資。這一個趨勢導致整體需求減少,經濟因而出現收縮。第二,經濟收縮導致銀行壞帳增加,銀行變得保守,不願再增加借貸,貨幣政策因而失效,經濟也得不到所需要的刺激。更甚者,銀行或會減少貸款,導致經濟收縮加劇。
第三,從日本經驗來看,如減債變成習慣,政府需要極大力度才能再次推動經濟增長。
民企負債率仍算低
中國是否會出現資衰暫時仍是未知之數,主要因為中國和日本的經濟結構不同,日本所出現的資衰主要由公司減債所帶動。日本公司債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率在1993至1994年達到最高峰的145%,之後逐年減少,2015年已經降至94%。
中國企業債借貸者主要以國企為主。如用2021年底數據來分析,中國企業債對GDP比率大約為131%,如果用七大工業國集團(G7)國家來算,排名第二,相當高。但標普2022年的研究報告顯示,大約四分之三的企債屬於國企,如把國企負債算為國債的話,非國企負債比率只佔GDP的31%,比所有G7國家都要低。
國企債冚債須解決
以上計算不代表私人企業債不會出問題,而是如果出問題,問題規模應該會比日本小。以上推斷也建基於如果國企出問題,國家會全力幫助,因而不需要擔心國企會賴債或縮表。在目前經濟氣氛脆弱的情況下,領導人需要讓市場明白,中國政府不會讓國企和地方政府出現債務違約。
但長遠來看,如果要國企健康發展,定需改善國企效率,希望最終能接近民企水平。更甚者,目前有部分國企營業現金流根本不夠用來還債,而需要債冚債,如此問題不解決,最終變成殭屍企業,也只會令國家債務繼續上升、經濟效率繼續下跌。
至於個人債務,雖然日本個人負債在1990到2010年的20年間有所降低,但降幅相比企業債輕微,對GDP的比率只由68%降低到61%。美國個人債務在2007年環球金融危機發生前,對GDP的比率達到99%,之後再逐年下降到2019的低點75%。
中國個人債務對GDP的比率在2021年底為62%,比日本在資衰前低一點,比美國在環球金融風暴前低得多。
由此可見,中國民企和個人債務規模比日本和美國發生經濟危機前都要細,所以相信政府有能力阻止資衰發生。同時,中國銀行體系由國家主導,只要國家放鬆貨幣政策,應不會出現銀行不願意貸款的情況。
行健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分銷總監 石醴泉(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以上只反映當時觀點,非投資建議,如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