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熱浪損全球經濟 中國最危

中國經濟增長恐因酷熱天氣損失1.3個百分點。 中國經濟增長恐因酷熱天氣損失1.3個百分點。
中國經濟增長恐因酷熱天氣損失1.3個百分點。
今年世界GDP恐蒸發4.6萬億
全球極端天氣問題日益嚴峻,單單是酷熱氣溫已足以令全球經濟造成數以千億美元計的損失。保險公司安聯的研究報告指出,氣候變化將增加極端炎熱天氣的頻率和強度,使熱浪、乾旱和山火成為「新常態」。今年席捲美國、南歐和中國的熱浪可能導致2023年全球本地生產總值(GDP)損失0.6個百分點;其中又以中國損失1.3個百分點的GDP最為嚴重。
根據世界銀行的推算,全球GDP於去年已達到101萬億美元,因為酷熱天氣而損失0.6%的GDP,則相當於約6,000億美元(約4.68萬億港元)。安聯首席經濟學家Ludovic Subran等人在一份報告指,熱浪、旱災等所帶來的影響不僅影響自然及野生動物,還影響經濟。自然災害會造成重大、直接的負面經濟後果,包括發達國家的巨大財產損失和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傷亡。
低收入國衝擊較嚴重
相比起發展中國家,自然災害對於大型發達經濟體的直接影響會較少,因為後者能夠更好地應對負面生產衝擊,例如通過其他地方增加產量來補償生產損失。在統計分析中,有時會出現所謂「生產式破壞」的現象,救濟措施、災區重建等會對經濟增長暫時產生積極影響。即使如此,低收入國家和規模較小、多元化程度較低的經濟體受到的間接經濟衝擊,通常都更為嚴重,不能彌補損失。
值得留意的是,GDP增長與自然災害之間的關係,對於災害強度而言「是高度非線性的」。舉例而言,嚴重程度排名在首5%的災難可能只會使GDP受損約0.5%,但首1%最嚴重的災難可能會使GDP增幅降低7個百分點。
勞動生產率降 工時減
報告亦指出,極端溫度導致勞動生產率下降是一個有據可查的現象,一天的酷暑(攝氏32度以上)相當於罷工半天,即進行體力勞動的工作能力會下降約40%;而溫度飆升至攝氏38度時,生產力的下降更加劇烈,驟降幅度達到三分之二。安聯又引述聯合旗下的國際勞工組織數據指出,熱浪在全球範圍內導致整體工作時數減少了2.2%,相當於損失8,000萬個全職工作職位。
另外,安聯又引述多份論文,配合天氣數據進行了粗略估算。除了今年受影響最為嚴重的中國外,西班牙、希臘估計亦分別因為熱浪而損失了一個百分點及0.9個百分點的GDP。在平均財富較高的地區,高溫的影響較小。這些影響是由於勞動力供應、勞動生產率、勞動力需求減少和企業成本增加共同造成的。
長遠宜做好城市綠化
安聯認為,如何適應極端天氣將會是關鍵,政府和企業可以採取短期的預防措施,減低熱浪的影響,惟長遠而言仍要配合「結構式適應措施」。這些長期措施包括做好城市綠化,並透過改造建築物、調整工作時間等做法有效地增加工作場所的「熱負荷」能力。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