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內房民企危 國營銷售曳

內地經濟增長失速,房企銷售難有起色。 內地經濟增長失速,房企銷售難有起色。
內地經濟增長失速,房企銷售難有起色。
碧桂園半年蝕489億 負債2579億 發股抵債
不少盈警內房企業在業績期壓軸登場,卻難掩房地產昔日表面風光下「債冚債」的惡果,就如民營龍頭房企,短短一個月經歷股債雙殺兼要以股抵債,更將失去藍籌地位,時至如今境內外債的具體還款情形仍未明朗。即使是國資房企亦難獨善其身,面對開發業務毛利率下跌、流動負債規模增加,疫後取態竟比以往保守。儘管一線城市樓市鬆綁,務求刺激買家入市,但經濟增長失速下只怕事倍功半,對房企的龐大資金鏈只怕是杯水車薪,投資內房損手的金融風險還未告一段落。
民營房企還債死線愈逼近,龍頭碧桂園(02007)愈難有喘息空間,甚至反口發行新股抵債,與8月初死撐「現階段不考慮配售新股」前言不對後語,不足10個月內第三次發動配股「自救」行動,最終交出上半年淨虧損489.32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嚇人業績,過去一年半累計蝕549.84億元,6月底止總有息負債餘額2,579.05億元,其中12個月內到期債務佔1,087.03億元。
融創境外債重組10月裁決
自言感非常內疚的碧桂園,自6月之後至今,已就若干本金將於12個月內到期的境內公司債券與其債券持有人開始談判,以徵求同意延長到期日。若未來集團財務狀況持續惡化,或將無法滿足若干借款的財務契約條款,導致該等借款的違約及其他借款的交叉違約。集團將考慮採取債務管理措施,以應對其餘12個月內到期的境外債。值得留意是,截至6月底止,碧桂園持有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僅1,011.15億元,受限制現金為294.54億元;淨負債率亦升至50.1%,比去年底大增10.1個百分點。
事實上,碧桂園在8月7日未如期支付兩筆美元票據利息,30日寬限期正倒數之際,據報碧桂園境外債權人考慮組建債務重組談判小組,正在位處紐約的律師事務所進行接洽,一旦碧桂園尋求債務重組,他們可能考慮組成一個團體以討論各潛在選項。
業績出爐前,碧桂園宣布向建滔集團(00148)附屬永恒信貸發行3.506億股新股,相當於擴大後股本1.25%,每股認購價0.77港元,較周二收市價0.91港元折讓15.38%,與去年11月及12月「抽水」所定的配售價折讓幅度相差不大,但是次認購價與上兩次配售價2.68港元及2.7港元已有天壤之別,且發行新股的認購總代價2.7億港元,將用作抵銷欠付永恒信貸的部分貸款3.18億港元,故碧桂園不會自認購事項收取現金款項。相比上兩次「抽水」集資淨額的38.71億港元及47.41億港元,可見碧桂園資金緊絀情況已屆刻不容緩地步。
緊隨抵銷及還款完成後,碧桂園仍欠付對方未償還本金額15.98億元,集團表明將分期支付,而最後一期為今年12月。市場憂集團再融資環境持續惡化,股價昨反覆受壓,曾挫逾半成,收市仍跌3.29%,報0.88港元。
其他已發盈警的民營房企趕在業績期尾聲交代成績,上半年蝕逾153億元的融創中國(01918)稱,境外債重組方案法定裁決於10月5日進行,冀年內完成境外債務重組的必要法律程序。
佳兆業負債率飆至602%
以今年首家復牌房企自居的佳兆業集團(01638),於6月底手持現金及銀行結餘只剩13.96億元;淨負債率更狂飆至602.3%,足足較去年底急增219.5個百分點。其獨立核數師報告摘錄提及,集團未如期還款額約492.12億元的若干銀行及其他借款,本金總額約1,040.58億元的銀行及其他借款已違約或交叉違約,可能會對集團持續經營能力構成重大疑慮。
不少盈警內房企業上半年業績不少盈警內房企業上半年業績
不少盈警內房企業上半年業績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