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力谷資本市場 助力經濟翻身戰

內地財金部門近日公布一連串措施,目的是要落實「活躍資本市場」。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資本市場發展長年滯後,對內未能有效協助企業融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對外也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絆腳石。此刻設法激活資本市場,對於吸引外資、解救債務危機,推動經濟重納增長軌道,都有重大積極的意義。只是資本市場向來是一把「雙刃劍」,加大金融開放得謹而慎之,穩守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為了活躍資本市場,事隔15年後,內地宣布昨起調降股票交易印花稅,刺激滬深股市昨高開高收。當局亦宣布階段性收緊新股(IPO)節奏、融資保證金比例由100%降至80%、規範破發破淨派息比率低於30%的大股東不能減持,變相增加市場流動性的同時,減少拋售來源和「抽水」壓力,向市場展示救市信號。
目前內地經濟增長陷入失速的邊緣,內部需求疲弱,通縮叩門,須不斷加大刺激來穩增長。其實,內地企業與居民並非缺錢開飯,而是信心不足,對投資與消費態度極為審慎。要止住這種悲觀情緒蔓延,得設法盡快穩定市場信心。活躍資本市場,有助改善中國資產估值,製造財富效應,增加融資渠道,理論上對提升資產估值、協助企業和地方政府化解債務危機,刺激內部需求及支持匯率穩定,都有望帶來正面作用。
長遠而言,內地金融市場改革,不單止在於交易成本方面。除了短期設法創造有利的需求端、控制供應端外,亦得繼續優化內地資本市場投融資環境、健全資本市場綜合功能,完善金融治理體系環境,以吸引更多長期資金進駐,將資本市場做大做強,並確保可持續發展。斷不能如過去以大水漫灌來自製「牛市」,簡單講就是不能重蹈覆轍,讓2015年A股大冧市事件重演。
從大國博弈的角度來看,美元霸權正逐步褪色,更多經濟體尋求將資產、貿易、投資多元化,改變過去依賴美元單一貨幣進行國際交易活動的做法。俄烏戰爭以來,國際貿易增加使用本幣支付結算的情況,是強烈信號,雖然刻下難以挑戰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但這種歷史性的變化還是不能小覷。
中國要加快人民幣國際化,必得搞好金融業,能為世界資金提供另一個投資回報具能見度的資本市場平台選擇,國際貿易夥伴收到人民幣的貨款,可藉投資中國資本市場讓人民幣增值,那就更多地區願意以人民幣作為交易支付結算。人民幣資產有需求,對穩定資產價值與貨幣匯率自然事半功倍;金融服務業崛起,也能創造更多職位和產業附加值;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得到強化,地方政府可重組資產包裝融資上市,化解債務問題;企業亦可透過資本市場融資,減少對銀行貸款單一集資途徑的依賴,銀行也可藉着拓展更多元化的金融服務業務,提升資本效益,更好地服務宏觀經濟。
因此,絕不能低估今次由內地資本市場變天所牽動的一次經濟巨變,也將會成為中美貨幣戰中的關鍵一役。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