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投資遇冷鋒 增建房屋恐無功
中美博弈,加上內地經濟逆風來襲,香港經濟復甦景氣不似預期,樓市一片風聲鶴唳。偏偏港府忠言逆耳,至今未肯撤銷過時的辣招穩定樓市。結果,地價和樓價齊加速向下,昨再有官地招標流標收場,反映地產投資氣氛步入寒冬。市場需求疲弱、利率前景未明,私營建屋商「計唔掂數」,放慢投資步伐,這對港府實現長期建屋目標實百害而無一利。更何況,政府的地產及金融兩大稅收來源前景都利淡,靠發債填氹。今日香港經濟都已搞到「一鑊粥」,還要硬推「明日大嶼」的話,香港人怎不發愁?
據港府的《長遠房屋政策》,政府將下一個10年的公私營房屋新供應目標比例定為七三比,意味在總房屋供應目標的43萬個單位中,私營房屋供應目標為12.9萬個。港府的如意算盤,是藉着將公營比例由六成提高至七成,以提高實現建屋目標的主導性。但實際上,私營供應仍佔達三成,一旦建屋進度不似預期,官方的長遠建屋目標始終難以實現。
再講,私營建屋的效率比公營建屋高,成品也往往能更貼近市場需求,更何況私營發展商這些年囤了可觀的土地資源,港府深明此道理,故推動公私營合作,雙軌增供應。可面對利率持續趨升,外部需求收縮,本地需求疲弱,樓市基本面惡化,各界多番要求港府檢討過時的辣招,至今未果。故樓市正加速下滑,非但二手成交價愈劈愈狠,發展商新盤亦減價促銷,樓價向下走,已成定局。
再看地價,計及昨日流標的荃灣首置項目,今年以來,包括官地、市建局及港鐵的土地招標項目已有4個流標,這絕對不是偶然,反映市場信心低迷,發展商睇不透前景,新盤銷售資金回籠又不似預期,只有忍手不投地,減少新投資,盡量保留現金應對財務需要。到底未來幾年,私營房屋供應與預測有多大出入,不無疑問。近日有大型發展商更明言,本港如無特別利好因素出現,下半年地產市道將「甚為低沉」,語調之悲觀,可謂多年鮮見。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資產穩定,有助吸引人才與錢財,也有助穩定內部人心和需求,尤其是如今外部形勢複雜難料,美國的貨幣政策不明朗,中美博弈不斷升級,此刻香港經濟最需要的是正能量。偏偏港府就對撤銷過時的樓市辣招無動於衷,未把握時間積極化解風險。他日負資產、企業破產和失業率上升,才慢條斯理行動,只怕難以扭轉頹局。
港府截至去年3月底止上年度的財政赤字逾1,200億元;截至今年6月底,港府本年度的赤字已達553億元,繼續入不敷支的格局。奈何樓市不景,金融市場亦「水盡鵝飛」,意味地產和金融業的稅收都不樂觀。故港府發完銀債又擬發綠債集資,惟經濟不好,這種向市場「抽水」的填氹方式終難持久,也無可避免增加政府的利息開支。
如何主動採取措施穩定資產價格,保住需求,以免經濟陷入衰退,誠然是港府當務之急,否則當前的問題未妥善解決,長遠的計劃就更難實現。振興經濟,可以從何說起?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