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厄爾尼諾恐延長加息周期

高溫導致的旱災將推高用於動物飼料的穀物價格,並刺激肉類價格上揚。 高溫導致的旱災將推高用於動物飼料的穀物價格,並刺激肉類價格上揚。
高溫導致的旱災將推高用於動物飼料的穀物價格,並刺激肉類價格上揚。
高溫打擊農作物收成 推高物價難遏通脹
今個夏天持續出現高溫,相信大家都感同身受,原因正是厄爾尼諾現象重臨,令全球多地出現不尋常極端天氣,炎熱、乾旱、大雨、水災在不同地區上演,部分更危及財物和人命。有金融機構更指出,在這背景下會打擊農作物收成,令通脹持續,使得加息周期被迫延長。
甚麼是厄爾尼諾現象?簡單地說,就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面溫度持續升溫,令氣溫上升,造成極端天氣。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7月時已指出,熱帶太平洋7年來首次形成厄爾尼諾狀態,並預測7至9月出現厄爾尼諾事件並持續到年底的可能性為90%,並且影響至少為中等強度。
澳新銀行發表報告表示,根據過往經驗,東南亞地區和印度會變得較為乾旱,令到水稻、小麥、糖和可可等耗水量高農作物先受其害,收成、產量減少的風險高懸。
值得留意的是,厄爾尼諾現象還可能對農作物以外的產品價格產生不利影響。澳新銀行舉例,用於動物飼料的穀物加價,將推升肉類價格。厄爾尼諾事件擾亂海洋溫度和海流,將打亂海鮮供應鏈,而野生動物受高溫影響,可能導致產奶量降低並衝擊家禽生產。
泰國水稻產量看跌5.6%
該行提醒,如果價格壓力擴大,有可能擾亂通脹預期,就不能排除該地區恢復加息周期的可能性,特別是當本幣面臨壓力並加劇進口價格壓力的情況下。
至於本輪最受乾旱打擊經濟的東南亞國家,要數全球第二大的大米出口國泰國。泰國在7月以前的降雨已較少,在厄爾尼諾現象出現後,當地已預計主要出產水稻的中部省份累計降雨量將減少40%。泰國商務部長朱林於8月初曾表示,今年水稻產量預計將較去年減少5.6%。
馬來西亞棕櫚油產受累
另外,以煮食、烘焙、加工食品甚至生物能源經常用到的棕櫚油為例,澳新銀行關注全球棕櫚油生產關鍵國家馬來西亞的供應。根據氣象部門資料,預計厄爾尼諾現象的頂峰將在2024年初出現。當地棕櫚油局警告,該現象可能導致潛在減產達100萬至300萬噸,即按年少5至16%。回顧馬國在2015至2016年的厄爾尼諾強勁事件期間,棕櫚油產量下降了20%,情況不能小覷。
內地水災 料增糧食進口
內地方面,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在報告指,中國夏季多地連場暴雨,今月5至6日提高洪水警戒級別的黑龍江、吉林和內蒙古3個省份佔2021年全國糧食產量的23%。其中黑龍江是內地最大的水稻產區,佔全國水稻產量達13.7%,玉米和大豆也是這些省份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2021年它們的產量分別佔內地玉米和大豆產量的37%和58%。
該行不諱言,這將推高內地糧食價格,並可能推動今年下半年進口量適度增加,以部分抵銷潛在的產量損失,及預料內地需要調整大米和玉米的進口配額來使價格穩定。
泰國降雨大減,勢重創水稻產量。泰國降雨大減,勢重創水稻產量。
泰國降雨大減,勢重創水稻產量。
厄爾尼諾頻生厄爾尼諾頻生
厄爾尼諾頻生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