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經濟步履蹣跚 千頭萬緒挽狂瀾

中國經濟在疫後的復甦不似預期,外貿與內需同時失速,加上內房爆泡愈演愈烈,風險逐步傳導至金融體系,正醞釀一場自改革開放以來最嚴峻的經濟與金融危機,非但為中美博弈增加變數,「中國爆雷」更演變成世界經濟隱患之一,變相為美國主張的「與中國脫鈎」添柴加薪!
自美國對華開打貿易戰,推動重塑全球產業鏈與供應鏈,中美博弈下地緣政治風險飆升,本就在嚴重掣肘中國經濟發展,皆因「世界工廠」面對技術封鎖與資金外流等問題,舉步維艱。詎料新冠疫情爆發,3年的「清零防疫」,加上當局針對民營經濟施以嚴厲的監管風暴,大傷中國經濟元氣,應對經濟隱患的能力亦大打折扣,促成如今內外交煎的境地。
中國經濟失速有多嚴重?7月出口按年跌幅創2020年3月以來新低、消費者物價指數負增長、零售消費與固定資產投資一片低迷,說明外貿與內需全線告急,整體企業職位減少,就業市場嚴峻,年輕人一畢業即失業。幾大經濟支柱失速的同時,正加劇中國的債務危機,所指的是內房爆泡及地方政府財政危機。
內房正在加速爆泡,大型內房民企接連出事,股債雙殺,發展項目叫停,打擊居民對房地產投資的信心。樓市交投冰封,房企銷售停頓,無法回籠資金,非但內房民企面臨倒閉危機,國資背景的大型房企都面臨數以百億元計的虧損,經營亮紅燈。這些年依賴土地收入的地方政府頓失依靠,加上經濟活動一潭死水,稅收大減,自身難保下,無法如歷次經濟危機中擔當基礎建設等固定資產投資的推手。
近日內房爆泡更開始火燒金融體系!事緣這些年不少金融資產以房企股權和債權包裝融資,如今相關資產價值暴挫,開始有金融信託旗下的理財產品因而出現違約狀況,或引發與房企之間的債務惡性循環,金融體系一旦受波及,恐怕將中國推向「雷曼時刻」!
要解決債務危機,當務之急是盡快提振經濟,企業與居民收入增加,帶動內部需求,始有望消化樓市庫存、改善地方財政。問題是,近年內地的監管大棒和「清零防疫」已打殘民營經濟,頓令增長引擎失靈;禍不單行的是近期內地出現嚴重天災,頓令經濟百上加斤。
為了化解流動性問題,中國除了減息之外,正設法激活資本市場,昨日更傳來擬降股票印花稅。惟中國資本市場表現不濟,源於經濟景氣差,貨幣貶值,削弱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這絕非降低印花稅或減息就能達到提振的效果,畢竟對前景信心不足,更便宜的交易成本、更低的資產價格,都難找買家接火棒。
如今美國為首的陣營又開始發功,直指中國經濟危機成世界風險,圖為「與中國脫鈎」的主張給力。中國經濟問題千頭萬緒,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雖然當局近月提出不少刺激經濟的主張,惟始終是藥石亂投,無法起到多大的積極作用,反在消耗市場上僅餘的信心。再不設法扭轉頹勢,中國的經濟展望,以至兩強博弈下中國的形勢,均難以樂觀,香港金融中心押注中國概念浴火重生的希望也難成!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