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內房企資金斷裂 債彈劍指銀行業

內地房地產債務問題已持續數年,至今仍未妥善解決,更有愈演愈烈之象。畢竟全國經濟飽受3年「清零防疫」之苦,加上來自地緣政治的衝擊,內外不利因素下疫後經濟景氣復甦不如預期,內部需求疲弱,居民薪資停滯,青年失業率高企,樓市嚴重供過於求,不少房企根本無法正常經營取得資金回籠。長此下去,非但民營房企無法經營,即使是具國企背景的房企都開始出現財政問題。當局得設法確保內房債災不會火燒金融體系,否則後患無窮!
基本上,這十多年美國主導的全球貨幣政策無限量寬下,房地產泡沫是全球化現象,中國也不例外。房企十個煲五個蓋,不斷以槓桿圈地,炒高地價,製造天量財富效應。地方政府靠開發土地已不愁財政收入,沒太大動力謀實體經濟發展;銀行做房企大客貸款已輕易達到放貸目標,結果貸款政策向房地產傾斜,造成內房業野蠻式成長,變相「綁架」了地方財政及金融體系,要扭轉這個危局絕不容易。
中國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最先出手調控房地產泡沫,例如控制房企槓桿風險的「三條紅線」,支持房企融資的「三箭齊發」等。問題是今年以來內房業的發展一直走下坡,尤其踏入次季,出口貿易、製造業、固定投資及消費等行業增長紛紛放緩,針對民營企業的監管風暴無日無之,結合來自美國及盟友的圍堵,內外需求放緩的速度超預期。居民收入減少,風險意識提高,寧願將錢放銀行,不消費、不投資,更何況買樓?
如今內地樓市供遠大於求,但政策不許樓價大跌,以免銀行貸款資產大減值,但反阻礙樓市自行調節,居民有錢都不願入市抄底,皆因不知何處是底;用家收入不穩,亦無意在這時接火棒。結果樓市交投死寂,房企的投資無法回籠,更好更大的房企最終都會受牽連。
畢竟房地產業是高資本的行業,項目發展年期長,且涉槓桿操作,資金長期無法回籠,非但無法展開新項目,在建項目亦因缺乏資金而發展停滯,即無法交樓,債務無法如期償還,惡性循環下,居民更「聞樓色變」。結果是負債超高的房企先倒下,接下來就連具實力的都出問題,最終將劍指銀行業。
事實上,要確保實力房企能渡過危機,並充當行業的整合者,將資產重新打包去蕪存菁,才能重新吸引資金流入,推動樓市交投復甦,銀行即使貸款資產要錄得減值、客戶償債延期,都總好過「攬炒」血本無歸。
無可否認,這些年內房行業發展嚴重脫軌,缺乏規劃、過度開發,如今企業應自行承受後果,經濟也不可能重回依賴土地泡沫來延續增長。不過,刻下內地經濟內外挑戰甚巨,穩增長已成重中之重,內房不得不救,在於如何解救!解決之道,不是再盲目向樓市「泵水」,延續過度開發,而是得死守不能引發系統性問題,並盡快刺激經濟活動,包括讓民營經濟重展活力,帶領經濟走出低谷,讓居民收入重納增長軌道,才有望消化樓市的過剩供應,助內房行業重新啟動健康的發展周期。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