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宏觀剖析:華信託公司恐連環爆煲

內房問題持續困擾大市多年,假如心存僥倖中央會放水解困,今日應該如夢初醒,憧憬是不切實際。過去周末出現了兩件大事:第一,碧桂園(02007)宣布旗下多隻境內債停牌;第二,中植系爆雷。
房企境內債停牌響警
曾是民營示範企業的碧桂園,今次涉及11隻境內債停牌,據報涉及的債券規模約157億元(人民幣‧下同)。公司7月合同銷售就算按年跌六成,也有121億元,可想而知公司入不敷支有多嚴重。
早前有企業指境外利息到期未能償還,部分原因可解說為境內資金調動至境外的問題,而今次碧桂園連內地債券都要重組,可說是響起內房行業新警號,究竟內房資金實力有幾差?事實上,內房企業在境內發債量遠不及美元境外債,因此從前有理由相信規模不會很大。不過,中植系同時爆雷,問題可大可小。
中植系是最大民營資產管理集團之一,今次停止兌付是中融信託。投資者自8月8日起已陸續收到產品停止兌付通知,涉及3,500億元,與碧桂園相比似乎規模不大,但涉及潛在的爆雷規模及範圍可是難以想像。
有指中植系是中國眾多房地產企業背後的「金主」,自幾年前房地產業從銀行貸款受限,信託公司就成為了當時內房的資金通道,以解決短期流動性的問題。
今次中融信託停付涉及了多間內房企業,而作為龍頭也爆雷,其他規模較小的信託公司也會陸續出現兌付問題,估計及後將有更多信託會連環爆雷。
期望吸引外資助解困
內房問題短線要解決不易,反而國務院最近發布《關於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指出為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提高投資促進工作水平,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提出6方面24條政策措施的這件事可作跟進。
儘管暫時未見有明確具體落實措施等,但只要能吸引到「新水」流入中國資本市場,整體情況會有所改善,現時惟有期望將有更多好消息。
元宇證券基金投資總監 林嘉麒(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未持有以上股份)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