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恒指曾冧逾500 金融股重傷

港股昨跟隨內地股市跌勢回順,最終收復部分失地。(中新社圖片) 港股昨跟隨內地股市跌勢回順,最終收復部分失地。(中新社圖片)
港股昨跟隨內地股市跌勢回順,最終收復部分失地。(中新社圖片)
碧桂園(02007)債務恐慌未平又殺來中植系,港股周一難有運行,即使「北水」繼續大舉南下,也未能夠完全扳回劣勢,恒生指數曾經下瀉逾500點,於今年低位附近徘徊。
恒指甫開市即再跌377點,跌幅早段曾擴至520點,低見18,554點,其後隨內地股市跌勢回順收復部分失地,收市跌301點或1.58%,報18,773點。國企指數跌116點或1.78%,收報6,423點;科技指數跌64點或1.51%。
內房出事且經濟疲弱令金融股受壓,招商銀行(03968)及工商銀行(01398)分別跌2.92%及1.96%,中國平安(02318)和中國人壽(02628)分別挫3.11%及2.84%。另外,友邦保險(01299)曾瀉3.77%,觸及70.15元的8個半月新低;遭行政總裁王國龍減持的領展(00823)再瀉3.4%,收報38.35元,為2014年5月初之後新低。
成交千億 北水掃貨
港股總成交額約1,042億元,港股通再錄淨買入93.4億元,其中21.78億元流入3大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盈富基金(02800)、恒生中國企業(02828)和南方恒生科技(03033),比之前分散。
不過,中資股今年表現令市場一地眼鏡碎,金融統計公司Preqin指出,今年截至6月底,18隻專注中國市場的主動型對沖基金倒閉,同期僅得5隻登場,至少是2012年以來首見倒閉多過開業,就算是科技和教育行業監管風雨交加的2021年,亞洲幾乎一半新開的對沖基金以中國資產為主題,可見資金離棄中國的情緒更甚於當年。
大摩促減持中資股
曾於月初調低中資股評級的投行摩根士丹利又「踩多腳」,呼籲進一步減少中資股的持倉,指降級後不斷有負面消息,包括碧桂園危機升溫,上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和狹義貨幣(M1)增速差過預期。上周三為止一周,中國股市是錄得最多資金流入的股市之一,但主力是內地的資金,歐美減倉的勢頭不改。
另邊廂,市傳香港金融管理局已開始籌備發行第二批零售綠色債券,或最快本月尾、下月初便公布發售詳情。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