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為半年多賺兩倍

華為上半年利潤率創中美經貿衝突升溫以來最高。 華為上半年利潤率創中美經貿衝突升溫以來最高。
華為上半年利潤率創中美經貿衝突升溫以來最高。
飽受美國打壓的中國科技巨擘華為公布上半年業績,收入按年增長3.1%至3,109億元(人民幣•下同),比去年全年增長0.86%有所加快,令人意外的是期內純利率達15%,為正值中美經貿衝突開始升溫的2019年以來最高,以此推算大賺約466億元,按年大增2.09倍。
華為中期收入增速跟芬蘭同業諾基亞差不多,比瑞典的愛立信慢,盈利增長卻遠勝這兩家獲西方祝福的同業。不過,華為今年也是按傳統以新聞稿形式摘要披露上半年業績,並無交代盈利增長何以如此偏離收入,不排除與去年或今年次季有一次性損益入帳有關,一種說法是上季錄得業務出售收益,事關華為去年中期純利過百億元,基數不低,而且今年首季僅賺約30億元。
不管如何,曾遭加拿大軟禁近3年的華為輪值董事長孟晚舟表示,ICT(資訊及通訊)基礎設施業務保持穩健,終端收入實現增長,數字能源和雲業務實現良好增長,智能汽車增量部件競爭力持續提升。
華為這份業績提到的分部「由3變5」,可比的只有終端(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分部,上半年進帳1,035億元,即按年增長約2.2%。據外媒,華為表示「旗艦產品之推出今年會回復正常」。
去年上半年生意額1,427億元的營運商業務(向電訊商賣網絡設備)「被消失」,取而代之的ICT基礎設施業務上半年收入1,672億元。其他新出現的分部反映華為向更多元化轉型的成果,如雲計算收入達241億元,跟中國聯通(00762)的聯通雲差不多,數字能源業務收入更達242億元。
中芯憂明年需求仍弱
不過,同遭美國列入貿易黑名單、被指會替華為代工5G晶片的中芯國際(00981)對前景依然審慎,股價昨日低收2.05%。中芯聯合首席執行官趙海軍表示,現時市場需求未見明顯反彈且復甦不如預期,就算內地手機等消費電子的晶片庫存開始下降,整體庫存都是高企,警告經濟不明朗和電子產品需求疲弱的情況可能拖到明年,直言本季晶圓出貨都是「量增價跌」。
華虹指引失色 遭看淡
暫時未被美國明確打壓的華虹半導體(01347)指引本季收入轉跌兼毛利率「插水」,遭投行群起調低評級和目標價,股價昨瀉8.97%,其中瑞銀不但予「沽售」評級,目標價劈至僅15.5港元,比昨日收市價低25.48%。新上市的A股也挫4.45%。
富瑞指出,華虹維持12吋晶圓月產能年內增至9.5萬片的計劃,但本季晶圓平均售價恐下跌。更甚者,中芯4座新廠月產能達34.5萬片12吋晶圓,大部分是成熟製程,跟華虹的特色工藝競爭,而且中國和日本設備商反映,內地新晶片廠需求強勁,不斷擴產的風險就是供應過剩。
另外,據富瑞報告,華虹目標是3年內向母企收購涉及28納米等較先進製程的上海華力微電子。
華為上半年業績概要華為上半年業績概要
華為上半年業績概要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