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3招助員工減少倦怠 重拾動力

優良的工作環境可提高工作效率。 優良的工作環境可提高工作效率。
優良的工作環境可提高工作效率。
近幾年職場文化已與過去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員工追求的不再只是「升職加薪」,反而認為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更加重要。正確提高員工生產力的方法,已不能一本通書睇到老。到底怎樣的職場環境及文化,能夠提升員工的潛能及工作積極性,減少倦怠感,相信是當今企業管理一大課題。若方法得宜,或許能夠成為企業保留人才的一大誘因。
職業倦怠影響身心
Future Forum早前調查顯示,超過40%的打工仔因工作而感到職業倦怠,是自新冠疫情以來最高水平。主要受到疫後經濟不穩定、裁員壓力增加等因素影響,由在家工作(WFH)改為重返辦公室等,都令部分打工仔需要重新適應,尤其是女性及年輕員工。
另外,有研究指出,全球打工仔較以往更容易感到疲憊。因此,現在是時候關注職業倦怠的問題,並尋找應對之道。職業倦怠是指在工作中感到情感耗竭、失去個人成就感和對工作的興趣降低。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定義,職業倦怠可被視為一種心理健康問題,可以對員工的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根據微軟2022年的一項調查,全球有接近50%的一般員工及53%的主管或老闆認為工作讓他們感到疲憊或倦怠。美國腦科學專家Chris Bertram指出,現代人愈來愈難對工作說「不」,他們被迫在晚餐時間留心手機來電,任由工作壓力入侵生活的每個角落。
適時休息維持效率
但事實上,適時放慢腳步、減少工作量,並且刻意騰出休息時間,長期下來更有助於工作者維持高效能、高生產力。在上班8小時內適當留空,不僅能幫助避免倦怠,研究更指出休息能刺激創意思考、提升專注力,出席會議或處理任務時效率也會更高。
企管人員必須觀察下屬有沒有出現職業倦怠的迹象,包括工作質量下降、請假和缺勤增多、對公司活動和同事互動減少,以及負面行為增加,例如與同事或客戶爭吵,產生對公司不利的行為。
另一方面,有資深員工培訓教練建議,企管人員可以採取以下方法減少員工出現職業倦怠的情況。
1. 優化工作環境 有助紓緩壓力
香港工時長,員工每日留在辦公室的時間往往長達12個小時,即是辦公室等同「半個家」,一個可以讓員工更「自在」的工作環境,絕對有助他們提高生產力。
僱主可設立「健康空間」,例如綠化休息室和用餐區域,以紓緩員工的壓力,平衡情緒,同時增強對公司的歸屬感。由於企業文化、辦公環境和與上司的關係也影響員工的幸福感,因此建設快樂工作環境,對年輕一代而言,可能較單純的利誘更重要。
2. 改善團隊溝通 營造齊上齊落
面對新一代員工普遍較為「有性格」,企管人員可借助「RINO」模式溝通,避免採取高壓政策,與下屬保持對等的關係,營造「齊上齊落」的團隊氣氛。而「RINO」模式是建立親和力(Rapport):避免用批評性的言語直指員工的不足。釐清問題(Identification):用關懷和同理心代替指摘,引導員工自行思考問題所在,建立互信。路線導航(Navigation):共同找出解決方案或明確團隊目標,並鼓勵員工對職業生涯發展發表意見。落實執行(Operation):給予指導和培訓,幫助員工優化表現。
3. 參與特定項目 可培養歸屬感
要令員工摒棄「打份工」的心態,毫無保留為公司付出,甚至「爆發小宇宙」,一定要讓他們有發揮所長的空間。因此,提供員工機會參與公司的特定項目,不僅限於資深高級職員,只要他們充滿熱情、具有新思維和樂於接受挑戰,就有機會成為內部創業家。當個人能夠獲得成就感並參與公司的成功,工作時出現倦怠的情況會大大減少,反而會提升動力,以團隊成員的思維與公司一同邁向成功。
企業應與員工建立互信。企業應與員工建立互信。
企業應與員工建立互信。
在工作中獲得成就,可減少倦怠情況。在工作中獲得成就,可減少倦怠情況。
在工作中獲得成就,可減少倦怠情況。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