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消費工業物價齊縮 兩年半首次

內地極端天氣對蔬菜等供給造成約束。(中新社圖片) 內地極端天氣對蔬菜等供給造成約束。(中新社圖片)
內地極端天氣對蔬菜等供給造成約束。(中新社圖片)
上月CPI降0.3% 恐步日本迷失後塵
中國7月份居民消費和工業生產物價雙雙陷入負值,為2020年11月後首次,意味着中國成為近兩年第一個通縮風險乍現的二十國集團(G20)成員國,隨即引起市場擔憂內地居民和企業信心不振,恐步上日本失落30年的後塵,加上外貿需求疲弱拖累上月內地出口重創至3年半來最大跌勢,周二早段人民幣匯價明顯受壓。惟其後市傳中資大型銀行再度入市干預,對匯率帶來提振,在岸人民幣一度升穿7.2兌每美元水平。
國統局:屬階段性回落
受食品價格轉跌1.7%影響,上月內地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跌0.3%,近兩年半首見負數。國家統計局解釋,受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影響,CPI才會回落。上月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按年漲0.8%,漲幅為半年最大。按月比,CPI由跌轉升0.2%。故當局強調,CPI回落僅屬階段性。
極端天氣對蔬菜等供給造成約束,券商野村指,部分食品價格在8月以來已見彈升,料本月CPI跌幅或收窄至0.1%。細看CPI分項,上月按年跌幅最大為豬肉的26%,其次是交通工具用燃料的13.2%;按年升幅最大則數賓館住宿的13.2%,及旅遊的13.1%,機票價格亦轉漲11.9%。由於暑期出遊大增,機票、旅遊價按月分別急漲26%、10.1%,可見民眾仍飽受旅遊業高通脹之苦。
至於連跌10個月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7月按年降4.4%,差過市場預期,按月仍降0.2%,惟跌幅均比6月收斂。野村相信,PPI跌幅收窄主因去年同期基數較低,及多項原料價呈季節性上升;該行料8月PPI跌勢進一步收窄至3.3%,反映PPI或已觸底。
瑞聯銀行估季內降準
瑞聯銀行亦指,雖不排除8及9月CPI繼續出現負數的可能性,但隨着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及需求正常化,未來數月核心CPI與總體CPI之間的差距可能縮小。物價呈低通脹,則更好地支持政府採取強而有力的反周期措施,預計本季存款準備金率將下調0.25個百分點。
CPI與PPI陷入負值,會否似早年的日本成為一個長期現象,普遍意見認為機會不大。荷蘭國際集團(ING)上周已駁斥中國步入日本90年代經濟泡沫化的質疑聲浪。該機構指,中國定下今年經濟增長率約5%為合理目標,中國沒有處於通縮的邊緣等。
現托市手影 人幣上揚
不過,內地疫後復甦明顯放緩,迫使政府考慮額外刺激措施。渣打銀行指,下半年內地財政政策料轉擴張,該行將全年財赤率由原預測6%提高至7.5%。市傳有國有銀行於昨日早段的在岸市場拋售美元,在岸人民幣昨午4時30分收報7.1989,按日漲144點子或0.2%。
中國CPI及PPI呈下降趨勢中國CPI及PPI呈下降趨勢
中國CPI及PPI呈下降趨勢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