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智庫:美元武器化 自損經濟

全球各國正逐步減少對美元依賴。 全球各國正逐步減少對美元依賴。
全球各國正逐步減少對美元依賴。
金磚5國研共同貨幣抗霸權 美資產恐失勢
中國經濟正遇上一系列困難,掌握全球金融霸權的美國亦絕非安枕無憂。澳洲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院(Lowy Institute)的研究員米高‧羅奇(Michael Roach)撰文警告,美國政府把美元「武器化」,以封鎖他國使用美元體系達致政治施壓,勢必催生另一種全球貨幣,「美元主導全球金融可能告終」,屆時美國經濟有受重創之虞。
米高‧羅奇表示,合稱「BRICS」的5個「金磚國家」(巴俄印中非)本月將會就開發一種期望抗衡美元的貨幣作進一步的討論。對於外界質疑「BRICS」研製出共同貨幣之可行性,羅奇卻認為,5國總人口佔全球逾40%,國內生產總值(GDP)共佔全球31.5%,經濟可以互通有無,不用依賴美國。
他又指,就算中國與印度之間有些矛盾,雙方亦有上海合作組織、新發展銀行及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平台合作,更重要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都與中國發起的「一帶一路」有聯繫,一半成員已經或申請加入BRICS,而美國跟這些新的地緣政治局勢發展沾不上邊。
當全球對美元的依賴減少,中央銀行就會開始拋售美元儲備,結果就是過剩的美元供應會導致超級通脹,美國債息抽高,以及美元資產價格暴瀉,這些又會反過來加劇美國的衰落。歷史上帝國與全球儲備貨幣的興衰並非新鮮事,荷蘭和英國都試過,全球秩序無可避免會有巨變。
同樣認為美元有褪色風險的,還有摩根士丹利前亞太區主席史提芬‧羅奇(Stephen Roach),他認同中國希望重塑全球管治體系,美元在全球央行儲備下降,西方的跨國企業想降低依賴中國的風險,中國及其盟友自然也想減低美元帶來威脅。雖然「去美元化」的憂慮也許被誇大了,惟單從經濟出發,愈來愈多國家希望減少使用美元已是不爭事實。
泰國計劃推廣使用人民幣
在東南亞,近期招來不少中資電動車廠設置生產基地的泰國,其央行助理行長馬哈桑達娜(Alisara Mahasandana)表示,泰國打算推廣用人民幣和其他亞洲貨幣進行貿易和投資,指泰銖兌美元的波動性去年以來有所上升,「開創更多工具應對很重要」,潛台詞是減少美元波動對經濟活動的干擾。
她說,泰央行一直與中國、馬來西亞和印尼的央行合作推廣本幣結算,隨着中國逐漸放寬管制,而企業愈益對探索降低匯率風險的其他選項持開放態度,現在人民幣使用愈益廣泛更有可能,就算美元流動性和使用範圍全球最強,也要設法降低外匯風險上升。
PayPal推美元穩定幣PYUSD
事實上,數碼貨幣興起,亦對美元地位構成挑戰。美國支付巨頭PayPal近日宣布推出美元穩定幣PYUSD,背後將由100%以上的美元現金、美國國債以及現金等價物所支持。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Patrick T. McHenry認為,PayPal此舉發出一個明確的信號,就是穩定幣將成為新支付系統的支柱,他呼籲美國國會應盡快完成穩定幣的立法,以保持美國在金融體系的先發優勢,並保護投資者。
美匯指數周二曾升0.38%,高見102.43。
兩位羅奇就去美元化的觀點兩位羅奇就去美元化的觀點
兩位羅奇就去美元化的觀點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