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外貿重挫 房企再釀禍

內地出口連跌3個月,上月對美輸出更挫逾兩成。 內地出口連跌3個月,上月對美輸出更挫逾兩成。
內地出口連跌3個月,上月對美輸出更挫逾兩成。
上月出口降14.5% 3年半最傷
中國經濟形勢嚴峻!7月份美元計價的進出口惡化程度遠遜預期,反映外貿疲弱的出口按年挫14.5%,創2020年2月後最大單月跌幅;象徵內需不足的進口亦跌12.4%,降幅為半年最大,業界更預警今日出爐的上月居民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轉負,恐拖累內地經濟復甦步伐,尤其是多地爆發洪災,料加大內需萎縮壓力,中央或專注防汛救災,刺激經濟只有繼續等待時機。
對俄輸出百億美元新高
中央政治局會議雖表明「穩住外貿基本盤」,但海關總署數據顯示,7月出口2,817.6億美元,連跌3個月,進口為2,011.6億美元,延續3月以來跌勢,凸顯外貿籠罩低氣壓,全月貿易順差806億美元,按年擴3.5%,是少數的正面數據。
內地主張的多邊貿易關係,也受地緣政治局勢影響。在主要出口貿易夥伴中,上月對美國出口按年暴跌23.11%,對東盟、歐盟、日本、南韓等出口也錄得雙位數跌幅,惟對俄羅斯出口勁升51.82%,規模達102.8億美元的紀錄新高。中國上月來自美國、日本及東盟的進口,亦有雙位數倒退,但自香港的進口規模卻升67.09%,外貿格局不得不承認轉向。
專家削全年進出口預測
目前中美貿易角力未減、海外需求不穩,均壓抑內地製造業增速。大華銀行表示,考慮到進出口萎縮較預期嚴重,決定調低全年出口跌幅預測,由3%擴至6%,進口亦料跌7%,較此前的2%跌幅更甚。野村亦預計,內地弱外貿的狀態會延續到年底,也意味內地復甦需要更多時間,主要受到內房業崩壞和出口萎縮雙重打擊。
料押後托經濟 A股軟
不過,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環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的看法較正面,中國出口不及預期的主因是價格下跌而非數量下降所致。以量來看,出口意外保持強勁,仍高於疫情前水平,經季節性及出口價格調整後,出口量僅按月減1%,尤其是電動汽車、電動汽車電池、可替代綠色能源技術出口表現理想;進口按月錄中單位數跌幅,則反映市場對更廣泛刺激措施有迫切需求。
可惜京津冀近日暴雨成災,乃政府更急需化解危機的另一難題,國常會昨開會,要求各部門進一步加大抗洪救災支持力度。市場估計,中央目前優先處理災情已屬不容置疑,不排除各部門需加以配合,觀望救經濟措施的氣氛轉趨濃厚,導致滬深兩市昨日總成交額不到8,000億元人民幣,滬綜指收跌0.25%,深成指亦跌0.42%,人民幣匯價亦承壓。可見在當前經濟背景下,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變得艱巨。
內地進出口趨疲弱內地進出口趨疲弱
內地進出口趨疲弱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