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虹回A首掛漲2% H股挫逾一成

華虹半導體A股昨日登陸上海科創板。 華虹半導體A股昨日登陸上海科創板。
華虹半導體A股昨日登陸上海科創板。
半導體乃中美角力的關鍵領域,繼中芯國際(00981)3年前「回A」之後,華虹半導體(01347)A股昨日亦登陸上海科創板,惟A股較上市價僅升2.03%收市,其H股更收跌逾11%,收報23.45元,重返去年11月初收市低位。
有「半導體教父」之稱的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日前更隔空「贈興」,揚言中國奪得半導體霸主地位的機會不大。
不過,眼見中國與美國之間的科技戰愈趨洶湧,張忠謀站在商家角度而言,早於去年底道出「自由貿易幾乎已死」的心酸。他近日對外媒坦言,台積電正面臨地緣政治挑戰。他認為,美國針對中國祭出一系列政策,欲阻止中企取得尖端半導體技術,相對而言,美國企業亦將因此失去一些業務,且中方將找出反擊之道。
話鋒一轉,張忠謀深信台積電已取得先進晶片生產工藝的領先地位,更不認為「會失去優勢。」言下之意,台積電的技術優勢不會被其他國家輕易取代。可惜,台積電半推半就下還是推行了海外建廠計劃,並埋下他在2021年曾預言「台灣人管美國人不可能!」恐應驗的伏筆。
台積電計劃發債集資建廠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上月透露「因缺乏技術工人,美國亞利桑那州廠房量產日期將由推遲一年至2025年;已加派台灣員工到美國新廠房協助培訓」,此話一出,就激起亞利桑那州工會群起反駁,反狠批台積電拿藉口企圖引進低薪勞工。
即使台積電強調會持續優先聘用當地工人,沒有要取代的意思,但公司既已親口承認張忠謀曾稱「美國生產晶片成本起碼比台灣高50%」的說法準確,分析員憂慮美國新廠一旦虧錢,難保台積電在美新廠終落得水土不服的下場。
另台積電昨發公告,計劃分3期發行159億元新台幣公司債,集資所得將用於新建、擴建廠房設備。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