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美擬短期限制私募投資中國高科技

美國商界對華府打壓中國的戰略有所不滿。 美國商界對華府打壓中國的戰略有所不滿。
美國商界對華府打壓中國的戰略有所不滿。
中美關係似乎未有緩和迹象,美國繼續窮極一切手段打壓中國的科技發展。外媒引述消息指,華盛頓將於短期內公布限制投資中國高科技產業的行政命令,料相關命令將針對在中國半導體、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AI)領域的美國私募股權、風險投資和合資企業投資,所涉及的大多數投資都需要通知政府,而一些交易將被禁止。
報道指,行政命令的目的是阻止美國資本和專業知識,加速支持中國軍事現代化及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技術開發。不過,命令料不會即時生效,政府將徵求意見,並已與持份者及盟友溝通磋商。
惹商界不滿 恐拖累業績
美國商務部前官員、智庫組織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環球研究員Cordell Hullora表示,新的行政命令措施「填補了我們現行制度的空白」。美國在禁止出口技術之餘,亦對投資設有限制,可以填補現時限制措施在資金和技術方面的缺口,並使政府能夠「了解資本流動」。
不過,美國商界一直對華府的戰略有所不滿。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亦指出,限制美國對華投資反而可能會拖累美國企業的業績。
中興闖歐遇阻 股價跌5%
另邊廂,一直被美國針對的中國電訊企業在歐洲的發展亦遇上阻滯。中興通訊(00763)股價昨日一度急挫10.83%低見25.5元,收跌5.76%,報26.95元;其A股更一度跌停。事緣早前有報道指,德國政府目前正在評估中興通訊和華為的某些設備,是否應該禁止這些設備進入該國的電訊網絡,並且關注中國公司對於德國關鍵基礎設施的影響。中興其後向內媒表示「經營正常」。
面對美國及歐洲的圍堵,已經是頭號打擊對象的華為正積極試圖另起爐灶,擺脫目前被美國限制技術的困境。隨着華為研發的作業系統軟件HarmonyOS 4(鴻蒙4)正式亮相,鴻蒙生態海外擴張也有了新進展。
在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正式發布「鴻飛計劃」華為終端BG全球生態發展與營運部總裁戢仁貴宣布,華為將在未來3年內面向鴻蒙生態投入100億元人民幣,為開發者及生態夥伴提供技術、現金支援,於全球市場共探新商業模式。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