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體驗式消費崛起 營業額未必受惠 攤薄呎租

零售業態不斷變化,萊坊高級董事兼商舖部主管麥海倫認為,「體驗式消費」已成結構性趨勢,屆時零售商眼見消費者着重體驗,可能會選擇開設更大門店,可是營業額未必大升,結果可能會攤薄呎租。
她稱,市場尚未很留意人口老化對零售乃至租務的潛在影響。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65歲或以上人口佔比,2001年只有11.1%,2019年升至18.5%,可是2029年恐飆至27.5%,攀升10個百分點的時間大大縮短。「銀髮族」對醫療和保健等行業來說固然是新的商機,可是長者的消費意欲肯定不如初出茅廬的年輕人。
市民轉往大灣區花費
然而,消費主力軍也不同。麥海倫指一方面逛門市只是購物過程,不一定立即掏錢買,「可能只係影張相先,反正好多時上網買得返」,另方面是「體驗式消費」興起,現象之一是消費者願意花錢在演唱會、電影、舞台劇等文藝活動,「姜濤(演唱會)可以睇幾次,仲要應援」。
萊坊注意到外國有調查顯示,56%受訪消費者覺得逛門店是「感受品牌多於購物」,「不買也無所謂」比例增至66%,「着重品質與可持續性多於數量」。
另外,麥海倫指,現時中產佔人口比例低於低收入或高收入人士,這種「M型社會」形態在過去10多年間愈發明顯。零售商最想看到一個經濟體中產階層不斷擴大,可是隨着大灣區交通變得更方便,潛在中產愈來愈多改在大灣區消費,因為花同一價錢所得的服務,可能不及內地大灣區城市,這與本港服務業人手不足有關,結果就是分流了本港的消費力。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