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致富智庫:擺脫傳統謬誤 理財得心應手

日常生活中好容易會被傳統思想所蒙閉,從而跌入理財陷阱。 日常生活中好容易會被傳統思想所蒙閉,從而跌入理財陷阱。
日常生活中好容易會被傳統思想所蒙閉,從而跌入理財陷阱。
金錢與我們息息相關,但你對它的認識又有幾深?原來日常生活中好容易會被傳統思想所蒙閉,從而跌入理財陷阱,分分鐘拖延你實踐財務自由的時間,以下10大伏位你又中幾多項?
1.避免債務:簽卡準時還 建立良好信用
相信大家自小已聽過長輩提醒要審慎理財,不要負債,有人更因此而拒絕使用信用卡以免孭「卡數」云云,事實上,此舉某程度上的確可將債務風險處於能力控制範圍內。
不過,若然理性而明智地使用信用卡也有其好處,首先可幫助滿足個人需要及實現長期目標,如買車及買樓等,而準時還款亦有利建立良好的信用評級。再者,好的債務會創造價值,如持續進修便可為未來帶來更好的工作機會。
2.不必花費:用於享樂 提升個人幸福感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習慣了「先使未來錢」呢?當中又有多少屬於非必要的開支?理想的財務策劃主張停止所有不必要的支出,直到實現所有財務目標或達到真正財務自由為止。
誠然,夢想隨意享樂的大前提是要做好財務規劃,譬如首要考慮何謂必要支出?例如日常生活開支,包括住所開支、交通、膳食及醫療保險等。當滿足了上述必要開支,以及達到適當存款目標時,人生苦短,撥出部分用作享樂也是人生樂事,因有助提升個人幸福感,繼而增加家庭和諧及工作效率,更何況隨着年齡增長,收入理應更富裕,將更有能力去消遣。
3.自恃年輕:及早儲彈藥 以備不時之需
抱着「我還年輕」,或者認為提早退休、財務自由是很遙遠的事情,因此,毋須預備足夠「彈藥」以防萬一。
實情是世事難料,正如新冠疫情拖垮全球經濟,並纏繞本港長達逾3年之久,要為未來做好準備,此時緊急預備金正好大派用場,理想情況下,帳戶內應有足夠3至6個月的生活費,以應付如失業等任何突發事件,而且應存入儲蓄帳戶待需要時用,而非投資帳戶,避免承受市場波動風險。
4.固定存款:需適時調整 作多元投資
常言道「積穀防饑」,用於理財角度上,即是要定時在薪酬當中,預留一定金額作為固定儲蓄。無疑愈早養成良好的儲蓄習慣是邁向致富的第一步,因可愈早享有複息效應的好處,讓時間提高儲蓄的增值潛力。
不過,正所謂「世事多變」,隨着人生的不同階段變化,以及收入的調整,應該按最新目標不時檢討存款比例。年輕時收入較少,甚或要還債,存款比例可以較小,將更大比例用來盡快還清債務;到中年時,隨着資歷累積,收入增多或已無債在身,存款比例不妨加大,並作多元投資。因此,重點是適時調整,不宜「一本通書睇到老」。
5.沉迷「磚頭」:買樓量力 維修保養開支大
中國人獨愛「磚頭」(買樓),認為可以對抗通脹兼保值,故有「以房養老」的說法。在樓市熾熱時,樓價拾級而上,無疑為有樓一族創造了財富。
但是否「磚頭」愈多就愈好?大前提是你必須確保有足夠財力去負擔物業按揭貸款、管理費、日後樓宇維修及保養費用等各項開支。否則,萬一未來收入突然產生變化,龐大的物業開支足以將你打倒。
6.拒談財務:分享理財心得 共同創富
現今社會個個講求私隱,放於理財層面上更甚,無論父母與子女、夫妻之間,抑或朋友間,都少有談論財務問題,除了認為太過私人,亦被視為不禮貌行為。
相反,適當的理財問題交流更為有益,例如,父母與子女談論財務問題,可讓子女愈早學習更多理財知識及方法;親朋同輩之間討論財務問題,可各自分享理財心得,共同創富;夫妻間談論財務問題,能夠增進雙方了解,促進婚姻更健康。
7.愈費力愈有價值:專注事件機會成本 多比較
在衡量價值之時,人們普遍以「費力程度」去衡量,而不是以事件本身的價值。舉例疫後大家多以線上課程來學習,若同一門學問,甲老師要花上10小時講解,但乙老師只用上5個鐘就教曉你,明顯後者的價值遠比前者高,不過大家可能會用「課程時數」來評估價值,認為時間愈多,證明他付出的努力愈大,而忽略後者無形的「經驗」,以及幫你省下大量「時間」,而寶貴的機會成本才是最有價值。
要避免陷入這個錯誤的心理現象,心理學家指出,人們應專注事情上的真正價值,並做足功課及比較不同方案的好與壞,從中選擇最符合其價值的選項。
8.不懂捨棄:宜正視問題 找出痛苦根源
相信每人都有「失去」及「獲得」的經驗,且毫無疑問,「失去」的痛苦會比「獲得」的快樂來得深刻,心理學家稱之為損失趨避(Loss averion),意思是當我們捨棄某件曾經擁有的事或物時,就會感到痛苦。
股票損手要識斬纜
舉例購物時,以現金付款所產生痛感會令我們減低消費意欲,但隨着科技日趨發達,加上疫後新常態,傾向以信用卡及電子支付方式付款,令花錢速度加快但痛感較低,容易不知不覺「使凸」。若用以股票市場,散戶可能傾向出售有利可圖的股票,而非斬纜沽出虧損的股票。為免犯上上述錯誤,宜認清痛苦的根源,並正視問題所在。
9.計及沉沒成本:作出決定前 可考慮其他選擇
沉沒成本是指已經發生及無法改變的成本,當我們作出決定時,很容易將沉沒成本計算在內,這種不合邏輯的認知模式卻十分普遍,叫作沉沒成本謬誤(Sunk Cost Fallacy),更具體的說法是人們選擇將資源投入無底深潭,卻憧憬情況會好轉。
專家指出,在客觀及理性的前提下,應該不要考慮到沉沒成本;在多數情況下,可嘗試退後一步,將其他選擇一併考慮,如此就可部分抵消它的影響力。
專家又建議,下次要權衡是否堅持一個舉動時,可先問自己如果堅持這個選擇會得到甚麼?又會失去甚麼?藉認清事實本質,以減低持續浪費資源的困境。
10.過分悲觀:良好情緒 增承擔風險能力
美國心理學作家Daniel Goleman於1995年出版《EQ》(情緒智商)一書,將情緒(Emotions)定為感覺及其特有的思想、生理與心理的狀態,以及相關的行為傾向。事實上,情緒亦受外在或內在環境轉變所影響,繼而出現不同的結果。
負面想法阻礙決策
人們在做決定時,會受到情緒的影響,用於投資上,恐懼或貪婪可影響投資者的決策,尤其是發生於牛市、熊市或股市波動大的時候。良好的情緒會增加承擔風險的能力,相反,壞情緒則會令人想法負面,繼而影響決策的準確性,而真正優秀的投資者絕大部分也擁有較佳的情緒管理能力。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