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港股弱勢因莫財 樓市冰封劣政害

今年已經過了7個月,回顧全球股市,美股、日股、歐股都不乏雙位數字升幅,同以國際金融中心自居的香港股市僅錄不足2%升幅,估值低迷予人狂瀾難挽之感,全因「莫財」二字,即是外資不感興趣、本地資金焦頭爛額意興闌珊、內地資金就自顧不暇,流動性不足的問題難以解決,愈做愈縮。同病相憐的還有香港樓市,新盤滯銷、二手價崩,除了經濟與利率因素使然,也是港府遲遲未肯正視過時的樓市「辣招」所害。金融與地產兩大支柱產業失速,加上出口業尚尋底,旅遊及零售業復甦速度緩慢,整體景氣難以樂觀,港人只有繼續愁對危城!
面對第二季內地經濟增長步伐放緩,多個領域出現不穩定情況,官方已表明力挺經濟,並推出多項措施力穩增長。問題是,這麼一場「大龍鳳」,主要以中國資產為賣點的港股,反彈幅度仍相當有限,反映市場對於內地經濟的展望仍保持審慎之餘,也說明港股未能藉此重新成為資金焦點。
在內地穩經濟下,外資即使對中國資產的投資興趣有改善,眼見港股流動性不足,寧可經互聯互通或其他市場等途徑投資中國資產,都不願涉足如泥沼的港股。再者,中美博弈不斷升級,因地緣政治風險考量而減少參與港股的外資增加,香港的移民潮又繼續帶走資金與人才,可見港股當前「莫財」的問題,是多方面因素使然,誠非香港調整政策就能解決。
處境被動,惡性循環,最終只有落得「趕客」,非但新股市場表現未如預期,現成的上市公司亦因估值低得不合理、流動量不足不利融資發展業務,打退堂鼓進行私有化或自動申請退市的個案持續出現。這個頹局難解,只有繼續望天打卦,人民幣資產終有一天成全球亮點,為港股降甘露。
在這個情況之下,穩定香港資產價格,對於支撐景氣,提振人心,至為重要。偏偏令香港樓市綁手綁腳、扭曲正常市場運作的「辣招」至今仍未退場,官方未交代退場時間表或路線圖。如今,香港上半年的私樓蝕讓個案之多,創「辣招」推出以來最慘烈的場面,新盤貨尾量正逼近20年新高。這些現象一則不利資產效應,為市場信心添壓;二則不利私營地產與基建投資,變相令相關行業職位,以至周邊產業包括建築、物管、金融、法律等服務需求收縮,這既為經濟添壓,也不見得有助增加長遠房屋供應。硬要等到樓市失控下挫才驚覺要「撤辣」,只怕一切為時已晚。
過去十多年全球央行大放水,內地房地產出現嚴重泡沫化,雖然當局已快人一步着手調控遏止風險,惟至今仍是燙手山芋,打擊百業景氣和居民信心,拖累全國經濟復甦,正要演變成更大的危機。香港得吸取教訓,當日為冷卻樓市炒風而推出的「辣招」,如今在炒風絕迹下,已沒有存在的理由。要解決香港的樓市問題,不是靠過時的「辣招」,而是靠增加房屋供應,這得靠私營市場景氣,加快樓市投資增加供應。港府繼續死抱「辣招」,最終只會令疲弱的香港經濟攬炒收場!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