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美九成學生愛用AI 導師飯碗難保

在ChatGPT風靡下,美國大學的入學申請有機會加入面試。 在ChatGPT風靡下,美國大學的入學申請有機會加入面試。
在ChatGPT風靡下,美國大學的入學申請有機會加入面試。
新一輪人工智能熱潮席捲全球,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的聊天機械人ChatGPT自去年11月面世,不足一年已對教育界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美傳統教育股與「AI+」概念股陷入「冰火兩重天」不在話下,ChatGPT更有搶走傳統私人上門補習的飯碗之嫌,但亦可能彌補貧富帶來的學習資源落差。不過,業內人士較擔心的是中國式教育的未來走向。
ChatGPT令95%學生進步
有外媒網站於5月發起問卷調查,集中訪問16至24歲美國學生及學生家長,發現約10%受訪學生於上一個學年曾在ChatGPT及導師指導下學習,有15%家長表示知道孩子利用ChatGPT學習。透過ChatGPT學習的受訪學生中,幾乎全部都用ChatGPT取代了部分輔導課程,而95%人指ChatGPT學習後成績有進步,更有約九成稱喜歡使用ChatGPT多於跟隨導師學習。
ChatGPT提高教學效率及便利程度,可按學生個人節奏去涉獵學習範疇,對於死記硬背的填鴨式教學造成極大衝擊,因AI的數據庫及計算速度並非一般學生可挑戰,而機器式填寫標準答案的高材生,可能正正靠專攻學習「套路」為主,即學校以至補習社以完整的、系統的思路去「灌溉」學生,加上從題庫中不斷進行大量模樣試題練習,透過「刷題」行為去訓練學生,導致他們缺乏自身批判和獨立思考,一直為人詬病,本質上與ChatGPT甚為類似。
付費制恐擴大貧富懸殊
內地學者認為,ChatGPT盛行已不能與校園切斷,各學習階段日後的考試評價方法亦將受影響,包括更重視學生的思維方法、想像力與批判性、與人溝通及洞察的能力。不過,中國人一向重視尊師重道式教育,懂得主動提問、激發討論及鼓勵實踐、建立師生之間信任關係,仍是面對面教育的優勢。值得留意是,ChatGPT Plus付費方案以至發達地區科創企業手握更多AI數據的主控權,恐擴大貧富懸殊的差距,經濟兩極化的風險只會換來本末倒置的效果。
在ChatGPT風靡下,美國大學亦難獨善其身。一般入大學申請會要求申請人撰寫論文,但在ChatGPT擁有龐大AI支援下,論文已不再可靠,有機會加入關鍵的面試部分。分析認為,未來家長更要花時間教孩子裝備面試能力,而功課亦在新趨勢下變成鍛煉思維的方式,不排除課外輔導為免被淘汰,安排內容亦須作出轉向。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