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美國私貸醞釀金融危機?
不少金融學者用波動率作為量度風險的標準,但其實已知而又可以量度的因素或許不應稱之為風險。風險應該是大部分投資者沒有細想過,而突然發生的事情。在過去數星期,聽到一些有前瞻性的經濟學家開始談及美國私募貸款市場可能出現的問題,因這市場透明度不高,值得分析和跟進。
自2008年環球金融風暴後,各國的監督機構都收緊了對銀行的管控,銀行也對批出貸款更加小心,截至本年3月,美國家庭貸款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只有66%,遠低於金融風暴時的86%。同時,銀行為達到資本充足率要求,降低了對中小企業的放貸。
中小企主要貸款來源
在零利率和資金氾濫的年代,私募基金和個人投資者取代銀行,成為美國中小企業的主要貸款來源,這些債務就變成了私有債務。如由銀行貸出款項,因銀行會計披露需要,透明度會相對較高。但變為私有債務後,就算是監管機構也難以得知實際市場規模。
不同研究機構估計,其規模可能在1.3萬億至1.4萬億美元左右,和美國高息債券市場1.5萬億美元規模接近。1.4萬億美元大約佔美國今年第一季26.5萬億美元GDP的5%,比例相對低於2008年次按危機爆發時次按佔當時美國GDP的8.7%。
估爆煲風險較次按低
私有債務市場雖然透明度不高,但幸好有數隻上市的私有債務投資基金,他們年報內的資料有參考價值,或能在某程度上代表整個行業的情況。首先大部分私有債務的利率都是浮動的,息差大約在3至8厘之間不等,視乎公司業務性質和風險,估算平均息差大約在6厘左右。在目前市場情況下,私有債務的平均利率大約為11厘,不可以說不低。
另一點是私有債務基金大致上有一半的投資透過舉債而來。雖然能在好市時增加基金回報率,但同時也增加風險。過去30年,環球利率基本上往下走,特別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利率基本上接近零。在這樣的環境中,公司較易負擔得起利息成本,壞帳比率也因此容易保持在極低水平。但另一方面,也代表大部分私有債務的投資者也從未經歷過升息的壓力測試。
可幸的是,中小企業貸款通常只來自一至兩名私有債務投資者,比銀行貸款參與者來得少,少競爭代表貸款利率可以較高,也在公司現金流出現問題時更易重組貸款,減低壞帳風險。還有一點是,私有債務借款者涵蓋不同行業,跟次按風險只集中在房地產行業不一樣。目前看來,雖然私有貸款風險在增加,但或許影響會比次按爆煲來得低。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