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美諮詢企在華被查惹慮 中證監晤外商冀穩信心

中美關係被視為港股重大陰霾,市傳美資市場諮詢公司早前遭內地當局搜查後,工作量不足,押後招聘內地員工。有關消息「嚇退」外資,為穩市場信心,有傳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上周五與全球投資者會晤,包括商討可採取甚麼措施,確保全球基金機構續投資中國。
部分延遲內地員工入職
中國國家安全部門今年5月對貝恩公司上海辦事處和凱盛投資突擊搜查,包括調查該行業是否危害國家安全。消息指,由於現有團隊沒有足夠工作機會,美國3大頂級管理諮詢公司都推遲了新員工的入職日期,要求新員工在等待期間提高技能、獲得額外學位或出差。
諮詢公司貝恩向中國新員工指,最遲要等到2025年才能開始工作,而麥肯錫大約一半的員工沒有帶薪客戶項目可以開展。為「保住生意」,波士頓諮詢集團的中國團隊一直在召開戰略會議,討論如何重振其業務。
蒙牛傳取消委託貝恩
事實上,中方的行動已「嚇跑」諮詢公司的內地客戶。有一家美國諮詢公司的一位高管稱,客戶向其反映不能再與美國諮詢公司合作,部分國企已開始詢問是否通過第三方僱用他們的公司,也有客戶查詢其數據儲存位置。亦有消息指,貝恩兩個月前才接了蒙牛的任務,調查全球競爭對手並制訂奶品的品類策略,惟項目已取消。
值得留意是,摩根士丹利報告指,截至7月19日當周,中國股市錄得13億美元資金流入,但主要是內地基金撐場,歐洲和美國主動型基金續流出。此外,有16億美元資金流入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市場,非ETF則錄3億美元流出,當中機構投資者流出2.3億美元。另邊廂,印度、智利和巴西則錄大量資金流入,整個新興市場共錄17億美元,可見外資「用腳投票」。
當局似乎已意識到問題所在,據悉方星海與中證監官員和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與多家機構投資者會面,對方包括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夥人沈南鵬、一位華平投資的高層代表,以及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和淡馬錫。投資者在會上表達對在中國投資的擔憂,並對監管機構提出訴求,包括加快海外新股註冊程序,加快內地A股掛牌上市及放寬併購規定。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