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經濟降速提效 正視發展新常態

正當市場憧憬月底前內地將推出穩經濟刺激措施,本周打頭陣是支持民營經濟的《31條》出台,繼而是國家隊干預匯市,力撐人民幣匯率回穩。客觀而言,內地經濟增長放慢是事實,但即使放慢,增速仍處主要經濟體前列,也是事實。投資者得理性看待內地經濟轉型,降速提效已成新常態。面對內外風險交織,官方得積極主動梳理系統性風險,謹記貨幣表現及資產價值,取決的不是別人的評價,而是一國經濟的強弱,簡單講就是打鐵還須自身硬!
無可否認,首季內地經濟全面重啟,增長勢頭讓人感到興奮。可去到第二季,情況與市場預期現落差。多個官方機構,包括發改委、國家統計局、中國人民銀行、海關總署等,都承認經濟出現一些困難,正審慎應對,經濟增長面臨下行壓力是鐵一般的事實。
不過,環顧全球,經濟下行壓力非中國獨有。歐美經濟仍受高通脹所困,且持續加息的負面影響正在經濟各個環節反映出來。在亞洲,即使印度、日本景氣比較好,但都各有深層次的經濟問題待解。反觀,其實內地經濟上半年增速並不差,次季經濟增長達6.3%,只是同一時間,物價低企、內需放緩,加上外部需求不明朗,從而加大通縮風險。當局要做的,是適時採取有力措施刺激內需,抗衡外部逆風,以達穩增長,強信心之效。
近日當局明確表示支持民營經濟,絕對是穩經濟的關鍵一步。若然接下來有實際的行動實踐承諾,重建民企的信任和鬥心,有望為經濟景氣打下一口強心針。另一方面,近日相關部門主動管理匯率風險,兌現人民幣雙向區間波動的承諾,穩定中國資產價值。下一個須正視的風險領域是內房市場,且耐心觀望月底前相關的政策出台。
今年外資流入內地的情況不似預期,以中國資產為主的中港股市亦持續低迷,都是客觀事實。若然資金為着地緣政治考慮而去,要走的終歸要走;若然資金本着投資價值、風險與回報率來衡量,仍留在內地的外資,自會繼續深耕內地市場,趕也不走。一眾美資大型投資銀行積極布局內地金融業,視為亞洲地區的重要戰略據點,正以行動說明實況。
即使下半年內地經濟放緩到4至5%,也是不低的增速。投資者也得接受,中國雖已走出疫情,但在百年變局下,不可能再走過去不惜代價放任發展所換來的高增長道路,提質增效的高質量發展才是長久之策,惟這轉型換檔的過程並非坦途,尤其是歐美推動的反全球化正損害世界經濟,只有兵來將擋,見招拆招。
中國在全球經濟所擔當的角色日益重要,這體現於世界對內地經濟表現的高度關注,也體現於人民幣在國際支付結算領域的佔比上升。中國在數碼科技、環保新能源、現代化服務等多個領域極具競爭優勢,挑戰與機遇並存。最重要是實事求是,穩打穩紮應對這場全球逆風,謹記景氣好壞、整體發展的可持續性,非取決於別人「唱衰」或「唱好」,而是離不開「實力」二字!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