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台積電料全年生意挫一成

台積電預期,第三季收入仍難以重拾按年增長。 台積電預期,第三季收入仍難以重拾按年增長。
台積電預期,第三季收入仍難以重拾按年增長。
上季純利縮23%四載首跌 望AI帶動增長
人工智能(AI)熱潮帶動科技股近期大爆發,市場上的高端晶片變成搶手貨。不過,為英偉達(Nvidia)生產先進晶片的全球晶圓代工廠龍頭──台積電上季業績仍錄得倒退,收入按年下滑9.97%,純利按年倒退23.3%至1,817.99億元(新台幣‧下同),為2019年第一季以來首次錄得按年跌幅。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坦言,當前宏觀環境比想像中疲弱,AI帶動的需求未足以抵銷負面因素,預計公司全年收入會下跌一成。
魏哲家表示,現時宏觀環境比一個季度之前的預測更差,並指中國經濟復甦速度緩慢,拖累了終端市場的需求。他更提到,受累於高通脹、高利率的環境,除了AI領域外,全球不同的市場及行業需求都相當疲弱,客戶管理庫存時變得更加審慎;行業整體庫存水平可能要到今年第四季才會回復至「較健康的情況」。
估今年資本開支2496億
他預測,今年半導體行業(不計記憶體)的銷售額下跌「中單位數(通常指4至6%)」,晶圓代工的銷售額下跌「10至20%中段」(Mid-teens,約15%),而台積電今年以美元計的收入亦料按年下跌10%,差過此前預估的「中低單位數跌幅」。面對市場環境的不明朗,台積電亦打算從控制成本方面着手,表明今年的資本開支會接近原先預期320億至360億美元(約2,496億至2,808億港元)的下限。
財務長黃仁昭表示,台積電的制訂資本開支計劃時會考慮客戶潛在需求及增長,目前因應短期不確定因素,決定適度緊縮開支。他又提到,由於產能利用率下跌及電費上漲,上季毛利率跌至54.11%,按年及按季分別下跌4.95個百分點及2.21個百分點,惟依然稍高於54%的指引上限。
美國新廠量產恐延後
除了手頭業務需要面對逆風外,台積電於海外建廠的計劃亦同樣遇上阻滯。董事長劉德音透露,由於缺乏技術工人,部署4納米製程生產線的美國亞利桑那州廠房,量產日期將由2024年底推遲至2025年;已經加派台灣員工到美國新廠房協助培訓。他在業績電話會上回應提問時,亦親口承認早前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曾稱「美國生產晶片成本起碼比台灣高50%」的說法準確。
展望第三季度,根據每美元兌30.8新台幣的假設,台積電預測收入介乎167億至175億美元(約5,143.6億至5,390億元新台幣),以中間值計相當於按年跌14.1%,意味第三季仍難以重拾按年增長;而毛利率料介乎51.5至53.5%,有機會失守作為公司長期目標的底線53%。
對於AI發展所帶動的需求增長,是今次業績發布會為數不多的亮點。魏哲家透露,當前AI相關產品約佔公司整體收入約6%。他預期,這部分的收入未來5年內可以接近50%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繼續增長。
台積電上季業績摘要台積電上季業績摘要
台積電上季業績摘要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