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宏觀剖析:股債配置莫忽視衰退風險

聯儲局去年開始大幅收緊貨幣政策,導致科技股遭大幅拋售。 聯儲局去年開始大幅收緊貨幣政策,導致科技股遭大幅拋售。
聯儲局去年開始大幅收緊貨幣政策,導致科技股遭大幅拋售。
回顧歷史,美國從未出現如同這次經濟周期下的衰退預測。雖然美國聯儲局竭力遏止通脹,但美國經濟一直超出預期及表現持續強勁。儘管如此,仍預期今年美國將出現衰退,並且引出另一個問題:經濟衰退將會對企業債券、信貸及股票等風險資產造成甚麼影響呢?
隨着經濟增長放緩,投資者愈來愈關注企業違約風險。為平衡這種額外風險,投資者傾向追求收益率較高的企業債券,從而導致企業債券與政府債券的信貸息差擴闊。事實上,違約影響與企業債券有莫大關係,企業債券的流動性普遍低於股票,因此在金融市場動盪期間更難以出售。
信貸受經濟周期影響
目前,高收益債券息差、美國股票風險溢價、股票和信貸市場的總回報表現,都反映出經濟衰退的可能性較低。現在情況比去年有所改善,當時股票及信貸都被大幅拋售,意味着經濟衰退的概率飆升至較高水平,尤其標普500指數暴跌的主因是聯儲局大幅收緊貨幣政策,導致增長股及科技股被大幅拋售。
儘管如此,經濟衰退風險增加是由於信用息差和股票風險溢價被壓低,從而導致去年政府債券被大幅拋售,以致股票及信貸表現較差,因此,信貸市場的基本因素並不是導致企業債券息差強勁的原因。
為何股票往往較企業債券更遲見底呢?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信貸市場對經濟周期的變化及企業違約風險更為敏感。與股市相比,信貸市場的流動性通常較低,反映投資者會先對信貸進行平倉。在經濟衰退期間,政府債券市場率先回彈,對信貸資產發揮重要作用,因為各國央行通常會於經濟衰退期間下調利率,從而利好信貸等存續期較長的資產類別。
雖然銀行業近期出現動盪、金融市場的緊縮政策及今年的增長前景惡化,但信貸息差卻沒有擴闊。這是由幾項因素導致,首先,僅有小量的企業債需要在未來幾年內還款或進行再融資,因此不存在償還債務高峰期。其次,企業資產負債表強勁,現金資產與債務比率處於穩健水平,尤其是非金融企業的利息覆蓋率接近歷史高位。
企業債吸引力較低
然而,聯儲局大幅加息導致利息支出增長顯著上升,目前金融市場息率正處於環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這可能會對企業的利息覆蓋率造成壓力,因企業將面臨利息上升及經濟衰退導致盈利減少的雙重不利因素。因此,盈利增長及企業利潤率已從高位回落。
隨着美國經濟可能在今年稍後時間進入衰退,整體市場基本面惡化亦有機會導致息差擴闊,但企業債券處於強勢,相信受金融市場影響或許沒有以往周期那麼嚴重。
每次經濟衰退都存在不同之處,預期美國經濟衰退將於今年第四季及2024年的第一季出現。由於預期聯儲局將於今年12月即經濟衰退結束前幾個月減息,意味信貸及股票市場見底回升的時間相若。與此同時,強勁的企業資產負債表反映息差不會明顯擴闊,當市場重估時,企業債的吸引力相對較低。整體而言,是次經濟衰退對信貸及股票的影響與以往不同,投資者未必需要如同以往周期一樣,優先配置信貸以增加投資組合的風險資產配置。
施羅德投資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